淮阳泥泥狗的传承和变异
发布时间:2021-01-08 03:52
民间美术作为民俗生活的形象载体,以它绚丽的色彩,多姿的造型,丰富的内涵,表达着民众在长期的实践生活中积淀下来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等情感诉求。“上之所化为风,下之所化为俗”,风俗一体,“承上启下”,传承着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的精神风貌。人的生产实践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与之相适应,风俗活动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作为民俗生活的载体,民间艺术的面貌也在发生变化。不仅如此,随着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价值规律的支配下,为实现其交换目的,这种交换目的有可能使生产者部分甚至整个地放弃民间创作的自主精神。因此,包含在消费要求中的不同文化因素,势必丰富或者部分地改变民间美术的原有文化内涵,并通过物态的变化表现出来”。淮阳泥泥狗作为依附于当地人祖庙会而存在的民间艺术门类,以其独特的型制和所蕴含的厚重的文化内涵而广受瞩目。就泥泥狗的个体而言,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形态上发生了哪些变异,又在传承着哪些型制特色?有关的研究和论述目前还尚少见。正如丹纳《艺术哲学》中强调了种族、环境、时代对艺术的决定性作用一样,本文试图从文化生态的角度来认识和阐述淮阳泥泥狗的传承和变异。通过实地采访的方式广泛收集材料,分析在民俗...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选题目的
(二) 研究方法
一、淮阳泥泥狗存在的的背景、艺术特征及依附在它身上的神圣价值
(一) 淮阳泥泥狗存在的背景
1. 地处淮阳,在庙会上出售
2. 淮阳二月二──三月三庙会的特殊性
3. 关于人祖伏羲和泥泥狗的传说丰富,信仰人群广泛
(二) 淮阳泥泥狗的艺术特征
1. 艺术特征的随意性
2. 艺术特征的抽象性
3. 艺术特征的夸张性和生动性
4. 艺术特征的寓意性
(三) 淮阳泥泥狗在庙会中的地位及人们赋于它的价值
1. 被称为“灵狗”,地位特殊
2. 在民众信仰中具有祛灾纳福,保佑平安的功能
二、淮阳泥泥狗艺术特征的传承性
(一) 色彩观念的延续性
1. 以黑色为底,视黑色为贵色
2. 赋彩的五色观
(二) 型制特征的传承性
1. 小型动物造型依然被艺人重视
2. 讲求生动、有力的造型规则
(三) 图案纹饰的传承性
1. 生殖纹饰源远流长
2. 花形图案应用广泛
(四) 制作工艺和制作方法的传承性
1. 制作工艺的传承性
2. 制作方法的传承性
三、淮阳泥泥狗艺术特征的变异
(一) 色彩原料和泥泥狗底色的变异
1. 泥泥狗底色由多样化到相对单一化
2. 色彩原料用广告色,趋于方便化,简单化
(二) 淮阳泥泥狗造型的变异
1. 淮阳泥泥狗造型以大为主
2. 造型多样化,以怪取胜
(三) 泥泥狗身上图案纹饰的变异
1. 图案程式化、类同化和现代多样化共存
2. 图案趋于精细化和工艺化
四、淮阳泥泥狗艺术特色传承的原因
(一) 民间艺术的特殊性
(二) 民俗生活和民间文化观念的延续性
1. 庙会的存在意义使“泥泥狗”具有存在价值
2. 民间传统审美文化观念的延续性
五、淮阳泥泥狗艺术特色的变异──民俗生活在延续中发生变化
(一) 其赖以生存的信仰基础的减弱
(二) 促其发生变异的经济原因
1. 整体经济效益的降低使泥泥狗制作简便化
2. 为迎合市场需求而改变
(三) 淮阳泥泥狗变异后意义的变化
1. 在庙会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明显下降
2. 泥泥狗自身意义的变化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淮阳太昊陵庙会上的“泥泥狗”[J]. 邓心桐. 北京民俗论丛. 2020(00)
[2]中原陈楚文化的探究与实践[J]. 张道臻. 艺术品鉴. 2016(03)
[3]淮阳泥泥狗文化的艺术特征及创新设计研究[J]. 聂守宏. 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6(01)
[4]淮阳泥泥狗艺术文化的传承与演变研究[J]. 聂守宏. 美与时代(上旬). 2014(10)
博士论文
[1]河南淮阳泥泥狗图像的故事形态及其意象的审美潜能[D]. 贾怀鹏.复旦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63856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选题目的
(二) 研究方法
一、淮阳泥泥狗存在的的背景、艺术特征及依附在它身上的神圣价值
(一) 淮阳泥泥狗存在的背景
1. 地处淮阳,在庙会上出售
2. 淮阳二月二──三月三庙会的特殊性
3. 关于人祖伏羲和泥泥狗的传说丰富,信仰人群广泛
(二) 淮阳泥泥狗的艺术特征
1. 艺术特征的随意性
2. 艺术特征的抽象性
3. 艺术特征的夸张性和生动性
4. 艺术特征的寓意性
(三) 淮阳泥泥狗在庙会中的地位及人们赋于它的价值
1. 被称为“灵狗”,地位特殊
2. 在民众信仰中具有祛灾纳福,保佑平安的功能
二、淮阳泥泥狗艺术特征的传承性
(一) 色彩观念的延续性
1. 以黑色为底,视黑色为贵色
2. 赋彩的五色观
(二) 型制特征的传承性
1. 小型动物造型依然被艺人重视
2. 讲求生动、有力的造型规则
(三) 图案纹饰的传承性
1. 生殖纹饰源远流长
2. 花形图案应用广泛
(四) 制作工艺和制作方法的传承性
1. 制作工艺的传承性
2. 制作方法的传承性
三、淮阳泥泥狗艺术特征的变异
(一) 色彩原料和泥泥狗底色的变异
1. 泥泥狗底色由多样化到相对单一化
2. 色彩原料用广告色,趋于方便化,简单化
(二) 淮阳泥泥狗造型的变异
1. 淮阳泥泥狗造型以大为主
2. 造型多样化,以怪取胜
(三) 泥泥狗身上图案纹饰的变异
1. 图案程式化、类同化和现代多样化共存
2. 图案趋于精细化和工艺化
四、淮阳泥泥狗艺术特色传承的原因
(一) 民间艺术的特殊性
(二) 民俗生活和民间文化观念的延续性
1. 庙会的存在意义使“泥泥狗”具有存在价值
2. 民间传统审美文化观念的延续性
五、淮阳泥泥狗艺术特色的变异──民俗生活在延续中发生变化
(一) 其赖以生存的信仰基础的减弱
(二) 促其发生变异的经济原因
1. 整体经济效益的降低使泥泥狗制作简便化
2. 为迎合市场需求而改变
(三) 淮阳泥泥狗变异后意义的变化
1. 在庙会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明显下降
2. 泥泥狗自身意义的变化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淮阳太昊陵庙会上的“泥泥狗”[J]. 邓心桐. 北京民俗论丛. 2020(00)
[2]中原陈楚文化的探究与实践[J]. 张道臻. 艺术品鉴. 2016(03)
[3]淮阳泥泥狗文化的艺术特征及创新设计研究[J]. 聂守宏. 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6(01)
[4]淮阳泥泥狗艺术文化的传承与演变研究[J]. 聂守宏. 美与时代(上旬). 2014(10)
博士论文
[1]河南淮阳泥泥狗图像的故事形态及其意象的审美潜能[D]. 贾怀鹏.复旦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638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963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