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6 13:06
旅游业作为一个关联性极强的综合性产业,有着改善产业结构、带动其他经济部门发展的作用。1998年旅游业被确立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之后,我国旅游经济每年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已经呈现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态势。在这一形势下我们来探讨旅游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与作用,目的在于从根本上认识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和作用机制。这不仅有利于科学地制定旅游业发展政策,促进旅游业发展,而且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2006年3月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年国家旅游局在“十一五”规划中又把海峡西岸旅游区列为全国12个重点旅游区之首,为福建省经济建设及旅游业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本文以福建省为例,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时间序列回归和投入产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研究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通过建立福建省旅游业与GDP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两者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重点研究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直接、间接、诱导三个阶段的作用机制,及福建省旅游业发展通过乘数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的收入效应、创汇效应和产...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一、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二、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特色
一、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论文的研究特色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基本理论
第一节 旅游业特点与界定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
第三节 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效应
一、旅游乘数理论
二、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三、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总体运行的影响
四、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第三章 福建省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第一节 福建省旅游业发展优势、现状与前景
一、福建省旅游业发展优势
二、经济总体状况及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三、发展前景
第二节 福建省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一、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二、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效用机制分析
三、影响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 加快福建省旅游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福建省区域经济整体规模
第二节 加速旅游业自身发展,充分发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
一、合理规划旅游业自身发展的总体布局
二、丰富旅游产品,优化旅游消费结构,增大旅游消费经济总量
三、加大政府引导性资金投入,形成良好的市场运作机制
第三节 扩大产业关联度,不断挖掘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
一、高度重视旅游直接生产部门的发展
二、高度重视旅游关联部门的发展,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扩大产业关联度,加快各相关产业发展,提高相关产业支持力度
四、加强省内省际区域合作,着力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
五、构建可持续的生态支撑体系,实现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连市旅游业的经济影响分析[J]. 王海壮,吴卓华.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3)
[2]我国旅游产业经济研究综述[J]. 郑少林. 经济研究导刊. 2006(05)
[3]旅游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度定量测度方法及其应用[J]. 王雷震,张帆,李春光.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6(05)
[4]基于VAR模型的股指动态实证研究[J]. 付春娟,时勇,李靖荣. 商场现代化. 2006(06)
[5]旅游卫星帐户及旅游业增加值的测算[J]. 康蓉. 商业时代. 2006(05)
[6]海南旅游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 卢江勇,张玉梅,过建春.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02)
[7]沿海发达省份欠发达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研究[J]. 屠高,唐琳,唐德善. 科学与管理. 2005(03)
[8]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研究——关于西安市的实证分析[J]. 刘晓红,李国平.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5(03)
[9]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分析与对策[J]. 卢施恩,叶良煊.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5(02)
[10]产业关联效应分析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J]. 邬滋. 经济论坛. 2004(20)
博士论文
[1]旅游经济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张滢.新疆大学 2006
[2]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研究[D]. 张美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6
硕士论文
[1]重庆旅游业经济效应分析及对策研究[D]. 冷冰冰.重庆师范大学 2006
[2]都市旅游和谐环境的系统构建初探[D]. 应梦漪.华东师范大学 2006
[3]河南旅游业经济效应分析[D]. 孙艳敏.郑州大学 2004
[4]福建沿海地区旅游空间结构分析[D]. 谢明礼.福建师范大学 2004
[5]旅游消费对新疆国民经济的影响[D]. 周源.新疆大学 2002
[6]河南旅游业经济效应分析[D]. 张立生.河南大学 2002
[7]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陇南地区为例[D]. 王计平.西北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2980884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一、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二、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特色
一、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论文的研究特色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基本理论
第一节 旅游业特点与界定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
第三节 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效应
一、旅游乘数理论
二、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三、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总体运行的影响
四、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第三章 福建省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第一节 福建省旅游业发展优势、现状与前景
一、福建省旅游业发展优势
二、经济总体状况及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三、发展前景
第二节 福建省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一、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二、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效用机制分析
三、影响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 加快福建省旅游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福建省区域经济整体规模
第二节 加速旅游业自身发展,充分发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
一、合理规划旅游业自身发展的总体布局
二、丰富旅游产品,优化旅游消费结构,增大旅游消费经济总量
三、加大政府引导性资金投入,形成良好的市场运作机制
第三节 扩大产业关联度,不断挖掘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
一、高度重视旅游直接生产部门的发展
二、高度重视旅游关联部门的发展,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扩大产业关联度,加快各相关产业发展,提高相关产业支持力度
四、加强省内省际区域合作,着力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
五、构建可持续的生态支撑体系,实现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连市旅游业的经济影响分析[J]. 王海壮,吴卓华.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3)
[2]我国旅游产业经济研究综述[J]. 郑少林. 经济研究导刊. 2006(05)
[3]旅游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度定量测度方法及其应用[J]. 王雷震,张帆,李春光.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6(05)
[4]基于VAR模型的股指动态实证研究[J]. 付春娟,时勇,李靖荣. 商场现代化. 2006(06)
[5]旅游卫星帐户及旅游业增加值的测算[J]. 康蓉. 商业时代. 2006(05)
[6]海南旅游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 卢江勇,张玉梅,过建春.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02)
[7]沿海发达省份欠发达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研究[J]. 屠高,唐琳,唐德善. 科学与管理. 2005(03)
[8]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研究——关于西安市的实证分析[J]. 刘晓红,李国平.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5(03)
[9]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分析与对策[J]. 卢施恩,叶良煊.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5(02)
[10]产业关联效应分析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J]. 邬滋. 经济论坛. 2004(20)
博士论文
[1]旅游经济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张滢.新疆大学 2006
[2]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研究[D]. 张美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6
硕士论文
[1]重庆旅游业经济效应分析及对策研究[D]. 冷冰冰.重庆师范大学 2006
[2]都市旅游和谐环境的系统构建初探[D]. 应梦漪.华东师范大学 2006
[3]河南旅游业经济效应分析[D]. 孙艳敏.郑州大学 2004
[4]福建沿海地区旅游空间结构分析[D]. 谢明礼.福建师范大学 2004
[5]旅游消费对新疆国民经济的影响[D]. 周源.新疆大学 2002
[6]河南旅游业经济效应分析[D]. 张立生.河南大学 2002
[7]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陇南地区为例[D]. 王计平.西北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2980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980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