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风景名胜资源评价与开发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9 14:33
风景名胜资源同水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等同等重要,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保护的十大重要资源之一。风景名胜事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先导,已成国际国内的共识,而且这个作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体系中所释放出的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广泛而深刻的潜能,日趋明显,具有广阔的前景,保护好这些珍贵的资源是历史和现实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论文以长沙县为例,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对长沙县的风景名胜资源进行评价与保护研究,取得研究成果如下:一、资源调查成果:长沙县共有风景资源2大类7中类29个小类,共168个景源单体,其中自然资源54个,分属地景、水景、生景,人文资源114个,分属园景、建筑、史迹、风物。自然景源主要是以地景为主。人文景主要是以宗教建筑、风景建筑和纪念建筑为代表的建筑景源为多。二、资源评价成果:长沙县风景名胜资源空间分布较散。在长沙县20个乡镇中,几乎每个乡镇都有比较重要的景源,但景源之间相距甚远。由于缺乏纵深,使得长沙县风景名胜资源的地域布局呈一不规则的纺锤形态。长沙县风景名胜资源总体价值不高。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长沙县风景名胜资源进行评价的结果表明...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长沙县区位图
地貌:长沙县岗地、山地、丘陵、平原、水面五类地貌类型齐全,但以丘陵岗地平原为主(见图3.2)。岗地是长沙县境内分布最广的地貌类型,面积 1074kmZ,占51.34%;山地分布在县内西北、东北及东南边境地带,面积174.7知mZ,占8.35%;丘陵分布在县内东部与南部,面积 254.5kmZ,占12.17%;平原面积489.9恤2,占23.42%。水面依附在各类地貌区分散在全县各地
现在全县辖巧个建制镇,5个乡,495个自然村,总计20个乡镇(见图3.3),分别为:春华镇,黄花镇,金井镇,榔梨镇,双江镇,星沙镇,北山镇,安沙镇,高桥镇,路口镇,果园镇,干杉乡,黄兴镇,江背镇,白沙乡,青山铺镇,福临镇,开慧乡,跳马乡,暮云镇。长沙县行政区划图图3.3长沙县行政区划图 Fig3.3AdministrativedivisionspursuesofChangShaeounty 3.1.3.3文化资源长沙县优越的区位条件,悠久的历史,现代人的文明创造,积聚了厚重的文化沉淀。这些从长沙县2000余年的历史变迁的演绎中得到了诊释。长沙县的文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更上层楼[J]. 临风. 中国建设信息. 2006(21)
[2]山西宁武县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探讨[J]. 田彩云,郭心义,王河魁.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1)
[3]旅游资源亟需美学价值评价[J]. 夏赞才. 旅游学刊. 2006(01)
[4]国家风景名胜区的现状以及保护建议[J]. 谢凝高. 风景名胜. 2006(01)
[5]长沙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 罗文斌. 长沙大学学报. 2005(06)
[6]对当前风景名胜区存在问题的再认识与思考——以广西风景名胜区为例[J]. 吴丹. 中国建设信息. 2005(21)
[7]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相关利益主体分析——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J]. 周年兴,俞孔坚,李迪华. 经济地理. 2005(05)
[8]论风景名胜资源的“评”与“价”[J]. 魏民,李树山.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9]风景名胜区三题[J]. 阮仪三. 规划师. 2005(05)
[10]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资源保护与利用[J]. 陈文. 规划师. 2005(05)
博士论文
[1]试论云南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D]. 冯昆思.中央民族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木兰天池景区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研究[D]. 柏樱岚.北京林业大学 2006
[2]基于资源评价的森林公园景观规划研究[D]. 王艳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6
[3]淄博风景名胜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 高燕.北京林业大学 2006
[4]自然保护区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 范媛吉.湖南大学 2006
[5]从国外国家公园制度看我国风景名胜区的保护[D]. 马吉山.中国海洋大学 2006
[6]论风景名胜区的法律保护[D]. 曾亦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6
[7]长沙县星沙镇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D]. 罗家豪.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6
[8]从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研究[D]. 张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9]川西天然林保护区人文景观资源评价及生态旅游发展对社区影响的研究[D]. 刘维华.四川农业大学 2005
[10]风景名胜区立法研究[D]. 蒋丽霞.东北林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73006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长沙县区位图
地貌:长沙县岗地、山地、丘陵、平原、水面五类地貌类型齐全,但以丘陵岗地平原为主(见图3.2)。岗地是长沙县境内分布最广的地貌类型,面积 1074kmZ,占51.34%;山地分布在县内西北、东北及东南边境地带,面积174.7知mZ,占8.35%;丘陵分布在县内东部与南部,面积 254.5kmZ,占12.17%;平原面积489.9恤2,占23.42%。水面依附在各类地貌区分散在全县各地
现在全县辖巧个建制镇,5个乡,495个自然村,总计20个乡镇(见图3.3),分别为:春华镇,黄花镇,金井镇,榔梨镇,双江镇,星沙镇,北山镇,安沙镇,高桥镇,路口镇,果园镇,干杉乡,黄兴镇,江背镇,白沙乡,青山铺镇,福临镇,开慧乡,跳马乡,暮云镇。长沙县行政区划图图3.3长沙县行政区划图 Fig3.3AdministrativedivisionspursuesofChangShaeounty 3.1.3.3文化资源长沙县优越的区位条件,悠久的历史,现代人的文明创造,积聚了厚重的文化沉淀。这些从长沙县2000余年的历史变迁的演绎中得到了诊释。长沙县的文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更上层楼[J]. 临风. 中国建设信息. 2006(21)
[2]山西宁武县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探讨[J]. 田彩云,郭心义,王河魁.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1)
[3]旅游资源亟需美学价值评价[J]. 夏赞才. 旅游学刊. 2006(01)
[4]国家风景名胜区的现状以及保护建议[J]. 谢凝高. 风景名胜. 2006(01)
[5]长沙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 罗文斌. 长沙大学学报. 2005(06)
[6]对当前风景名胜区存在问题的再认识与思考——以广西风景名胜区为例[J]. 吴丹. 中国建设信息. 2005(21)
[7]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相关利益主体分析——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J]. 周年兴,俞孔坚,李迪华. 经济地理. 2005(05)
[8]论风景名胜资源的“评”与“价”[J]. 魏民,李树山.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9]风景名胜区三题[J]. 阮仪三. 规划师. 2005(05)
[10]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资源保护与利用[J]. 陈文. 规划师. 2005(05)
博士论文
[1]试论云南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D]. 冯昆思.中央民族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木兰天池景区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研究[D]. 柏樱岚.北京林业大学 2006
[2]基于资源评价的森林公园景观规划研究[D]. 王艳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6
[3]淄博风景名胜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 高燕.北京林业大学 2006
[4]自然保护区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 范媛吉.湖南大学 2006
[5]从国外国家公园制度看我国风景名胜区的保护[D]. 马吉山.中国海洋大学 2006
[6]论风景名胜区的法律保护[D]. 曾亦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6
[7]长沙县星沙镇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D]. 罗家豪.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6
[8]从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研究[D]. 张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9]川西天然林保护区人文景观资源评价及生态旅游发展对社区影响的研究[D]. 刘维华.四川农业大学 2005
[10]风景名胜区立法研究[D]. 蒋丽霞.东北林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73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073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