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以黔南州贵定县乡村旅游开发为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10 09:51
  乡村旅游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并且在开发中不断创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已经迈入了快速发展的行列,但开发层次比较低,不能实现规模化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经常会出现断层,特别是在民族地区开发乡村旅游,其面临的挑战之巨大。随着乡村旅游在各地广泛开发,其开发模式日益成熟。尤其是在西部民族地区,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进行了乡村旅游的开发,实现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成功转化。乡村旅游的开发成为了地区经济的主要经济增长点,也为农民的家庭经济增收创造了条件。本文通过对贵州贵定县乡村旅游开发的实际调研,在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综合之后得出结论。在研究中,将乡村旅游开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把贵定县的乡村旅游开发置于整个乡村旅游开发当中进行考量,力求在乡村旅游开发的大背景下,通过对贵定县民族地区开发乡村旅游的情况进行分析,运用从抽象到具体的概念运动法、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提出对策和建议。本文共分五个部分:导论,主要介绍了本文写作背景、目的、意义和写作方法;第...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以黔南州贵定县乡村旅游开发为案例分析


贵定县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不完全统计图

乡村旅游,不完全统计,经济发展


图2一1贵定县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不完全统计图数据来源:贵定县旅游事业局 2003一2007年工作总结。音寨为贵定县乡村旅游开发的示范村。音寨一直以来就是以民居环境原始古朴、田园风光优美、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而在当地闻名,并受到高度关注。在各地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之际,2003年,当地政府也积极地对音寨村容村貌进行了综合治理,请旅游策划专家到实地进行考察、策划,在学习其他地方乡村旅游发展的先进工作经验的同时,也着手对音寨民族旅游村寨进行了开发策划,为下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2006年音寨乡村旅游景区被评为“A从”级景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音寨的知名度,并且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如(图2一2)图2一2音寨村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不完全统计图数据来源:贵定县旅游事业局 2003一2007年工作总结

乡村旅游,村民,不完全统计,变化情况


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村寨村民参与,他们的参与使埋葬于深闺处的具有民族内涵的东西挖掘出来展现给旅游者,更能增添乡村旅游产品的内涵和水平。如:(图2一3)①数据来源:贵定县旅游事业局2007年工作总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农村建设与旅游业发展[J]. 郑本法.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2]地方文化旅游节的理性思考[J]. 赵华龙,孙家杰.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06)
[3]贵州发展综合性地质旅游的思考[J]. 徐梅.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4]贵州旅游市场现状分析及营销策略研究[J]. 陆之洋.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6(06)
[5]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CCTV模式——以西双版纳“中缅第一寨”勐景来为例[J]. 张华明,滕健.  贵州民族研究. 2006(03)
[6]对贵州旅游经济发展思考[J]. 单延芳.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7]黔东南州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研究[J]. 杨廷锋.  贵州民族研究. 2006(01)
[8]中国少数民族旅游文化应有自己的学科地位[J]. 贾银忠.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09)
[9]浅析贵州乡村民族旅游开发——郎德、天龙、中洞模式比较[J]. 杨兴洪.  贵州民族研究. 2005(04)
[10]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 李晓琴,刘开榜,覃建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07)



本文编号:3074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074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8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