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旅游发展、经济增长与贫困减缓——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12 05:32
  基于2000—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旅游发展、经济增长与贫困减缓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旅游发展、经济增长与贫困减缓之间的长效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全国的旅游发展和经济增长均对贫困减缓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旅游发展对贫困减缓影响的区域差异显著,经济增长对贫困减缓影响的区域差异不显著,控制变量对贫困减缓影响的区域差异显著。据此,提出正视旅游减贫潜力以合理规避产业弊端,精准定位减贫重心以因地制宜实施帮扶,构建价值共同体以完善减贫外部条件等对策,以进一步推动旅游发展和经济增长更高效地作用于贫困减缓。 

【文章来源】: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23(03)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1.旅游发展与贫困减缓的关系。
    2.经济增长与贫困减缓的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指标体系构建
        1.被解释变量。
        2.核心解释变量。
        3.控制变量。
    (二)模型设定
    (三)数据来源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检验
        1.单位根检验。
        2.协整检验。
    (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三)回归模型选择检验
    (四)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
        1.全国回归结果分析。
        2.区域回归结果分析。
            (1)东部地区回归结果分析。
            (2)中部地区回归结果分析。
            (3)西部地区回归结果分析。
        3.稳健性检验。
四、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二)对策
        1.正视旅游减贫潜力,合理规避产业弊端。
        2.精准定位减贫重心,因地制宜实施帮扶。
        3.构建价值共同体,完善减贫外部条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贫困动态变化分解:1991~2015年[J]. 罗良清,平卫英.  管理世界. 2020(02)
[2]国家级贫困县旅游发展与多维贫困的脱钩关系研究——以西南地区为例[J]. 何静,汪侠,刘丹丽,孙鑫,段志勇.  地理研究. 2019(05)
[3]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农户脱贫增收的效果评价——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检验[J]. 蔡进,禹洋春,邱继勤.  人文地理. 2019(02)
[4]深度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与减贫的外溢效应——以西藏和四省藏区为例[J]. 盛伟,廖桂蓉.  财经科学. 2019(02)
[5]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减贫的空间耦合协调分析[J]. 郭远智,周扬,刘彦随.  经济经纬. 2019(01)
[6]中国旅游业与农村贫困减缓:事实与解释[J]. 赵磊,吴媛.  南开管理评论. 2018(06)
[7]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与居民减贫关联研究——基于民族八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黄渊基,熊曦.  城市发展研究. 2018(09)
[8]旅游发展能减缓特困地区的贫困吗——来自我国中部集中连片30个贫困县的证据[J]. 张大鹏.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8(03)
[9]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的权力认知研究——基于“赋权-限权”角度[J]. 王进,周坤.  旅游科学. 2017(05)
[10]经济发展方式对贫困减缓效应的门槛面板回归检验[J]. 魏秀华,杨建州.  统计与决策. 2017(19)



本文编号:30777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0777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9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