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旅游目的地整合营销传播初探
发布时间:2021-03-13 18:13
当今旅游者需求日益多样化,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旅游目的地形象和品牌价值成为最用力的市场竞争工具,用品牌化营销手段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已逐渐深入人心。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变革与发展,传播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媒体不断分化,网络等新媒体强势崛起,受众自主性更强。在信息量无限丰富、传播形式日益多样化和受众注意力匮乏的条件下,如何传播有效信息并与消费者形成有效接触是现代营销传播面临的困境。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有其特殊性,品牌价值构建要素复杂、对信息传播的依赖性强、对营销传播手段的要求高,在当今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传播环境日益复杂的条件下,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与品牌价值构建和提升变得越来越困难。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强调“以消费者为导向,整合内外部资源,协调各种传播渠道,选择最佳传播手段,用同一个声音说话,传播连贯、清晰、一致的信息,与消费者建立持久关系,最终建立长期的品牌价值”,为这一困境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整合营销传播理论还没有真正应用于张家界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实践中,本文是试探性研究。本文在概括国内外以往研究和阐述整合营销传播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旅游目的地整合营销传播的内涵和独特性,构建了旅游目...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阐述
2.1 传播模式变化与营销传播转型
2.2 整合营销传播定义的描述
2.3 整合营销传播内涵的解读
2.3.1 以消费者为导向
2.3.2 营销即传播,传播即营销
2"> 2.3.3 整合:1+1>2
2.3.4 建立长期的品牌价值
2.3.5 执行过程要持续性和系统化
2.4 旅游目的地整合营销传播
2.4.1 旅游目的地整合营销传播的定义
2.4.2 旅游目的地整合营销传播的模式
2.5 旅游目的地整合营销传播的独特性
2.5.1 形象与品牌价值构建的要素更多
2.5.2 对信息传播的依赖性更强
2.5.3 对营销传播手段的要求更高
2.5.4 存在两种不同的旅游消费者需求导向
2.5.5 需要根据旅游活动的不同阶段来决定营销传播策略
2.5.6 需要紧密结合4P和4C营销传播理论
第3章 张家界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现状分析
3.1 张家界旅游目的地SWOT分析
3.1.1 内部优势
3.1.2 内部劣势
3.1.3 外部机会
3.1.4 外部威胁
3.1.5 不同SWOT状态下的营销传播决策
3.2 张家界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分析
3.2.1 旅游目的地形象构建
3.2.2 跨越式营销传播
3.2.3 即地式营销传播
3.2.4 人际传播的作用突出
3.2.5 旅游目的地品牌效应
3.3 以张家界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为主题的访谈
3.3.1 旅游营销管理机构
3.3.2 旅游产品
3.3.3 旅游社和导游
3.3.4 营销传播手段
3.3.5 游客信息反馈
3.4 对张家界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现状的思考
3.4.1 营销传播主体分散不统一
3.4.2 营销传播各环节缺乏系统性
3.4.3 旅游产品发展局限导致信息传播不平衡
3.4.4 没有做到“以旅游者的需求为导向”
3.4.5 没有与旅游者完全形成有效接触
3.4.6 长期品牌价值构建面临较多困难
3.4.7 营销传播方式多样化并注重运用旅游事件营销
3.4.8 善于“借力借势”和选择运用媒体传播
第4章 张家界旅游目的地整合营销传播策略探讨
4.1 明确旅游目的地整合的主体
4.2 整合旅游目的地内部资源
4.2.1 “物”的整合
4.2.2 “人”的整合
4.2.3 “组织”的整合
4.3 建立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数据库
4.3.1 以旅游者为导向
4.3.2 与旅游者建立关系
4.3.3 建立与管理数据库
4.4 整合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内容及渠道
4.4.1 信息传播内容的整合
4.4.2 信息传播渠道的整合
4.4.3 构建“以旅游者为中心”的网络互动平台
4.5 整合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手段
4.5.1 网络营销
4.5.2 旅游广告
4.5.3 事件营销
4.5.4 微电影营销
4.5.5 销售促进
4.5.6 人员推销
4.6 评估整合营销传播效果
4.6.1 经济效益评估
4.6.2 沟通效果评估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特征统计研究[J]. 周文丽. 旅游论坛. 2011(04)
[2]国外经典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述评[J]. 李玮娜. 旅游学刊. 2011(05)
[3]基于Web的省域旅游地品牌符号表征比较研究[J]. 马秋芳,孙根年,张宏. 旅游学刊. 2011(03)
[4]认同:旅游体验研究的新视角[J]. 陈才,卢昌崇. 旅游学刊. 2011(03)
[5]“武汉城市圈”旅游整合营销传播研究[J]. 唐雁凌.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6)
[6]凝视,还是对话?——对游客凝视理论的反思[J]. 胡海霞. 旅游学刊. 2010(10)
[7]临沧市区域旅游整合营销对策分析[J]. 俸世荣. 鸡西大学学报. 2010(04)
[8]基于游客需求的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评价——以我国省级旅游官网为例[J]. 李君轶. 旅游学刊. 2010(08)
[9]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基于国外文献的研究[J]. 刘国华,王红国. 旅游学刊. 2010(06)
[10]川渝红色旅游整合营销策略[J]. 孔玲.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硕士论文
[1]基于品牌理论的旅游目的地整合营销传播模式构建[D]. 李宏达.南开大学 2009
[2]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研究[D]. 李晟.武汉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80688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阐述
2.1 传播模式变化与营销传播转型
2.2 整合营销传播定义的描述
2.3 整合营销传播内涵的解读
2.3.1 以消费者为导向
2.3.2 营销即传播,传播即营销
2"> 2.3.3 整合:1+1>2
2.3.4 建立长期的品牌价值
2.3.5 执行过程要持续性和系统化
2.4 旅游目的地整合营销传播
2.4.1 旅游目的地整合营销传播的定义
2.4.2 旅游目的地整合营销传播的模式
2.5 旅游目的地整合营销传播的独特性
2.5.1 形象与品牌价值构建的要素更多
2.5.2 对信息传播的依赖性更强
2.5.3 对营销传播手段的要求更高
2.5.4 存在两种不同的旅游消费者需求导向
2.5.5 需要根据旅游活动的不同阶段来决定营销传播策略
2.5.6 需要紧密结合4P和4C营销传播理论
第3章 张家界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现状分析
3.1 张家界旅游目的地SWOT分析
3.1.1 内部优势
3.1.2 内部劣势
3.1.3 外部机会
3.1.4 外部威胁
3.1.5 不同SWOT状态下的营销传播决策
3.2 张家界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分析
3.2.1 旅游目的地形象构建
3.2.2 跨越式营销传播
3.2.3 即地式营销传播
3.2.4 人际传播的作用突出
3.2.5 旅游目的地品牌效应
3.3 以张家界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为主题的访谈
3.3.1 旅游营销管理机构
3.3.2 旅游产品
3.3.3 旅游社和导游
3.3.4 营销传播手段
3.3.5 游客信息反馈
3.4 对张家界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现状的思考
3.4.1 营销传播主体分散不统一
3.4.2 营销传播各环节缺乏系统性
3.4.3 旅游产品发展局限导致信息传播不平衡
3.4.4 没有做到“以旅游者的需求为导向”
3.4.5 没有与旅游者完全形成有效接触
3.4.6 长期品牌价值构建面临较多困难
3.4.7 营销传播方式多样化并注重运用旅游事件营销
3.4.8 善于“借力借势”和选择运用媒体传播
第4章 张家界旅游目的地整合营销传播策略探讨
4.1 明确旅游目的地整合的主体
4.2 整合旅游目的地内部资源
4.2.1 “物”的整合
4.2.2 “人”的整合
4.2.3 “组织”的整合
4.3 建立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数据库
4.3.1 以旅游者为导向
4.3.2 与旅游者建立关系
4.3.3 建立与管理数据库
4.4 整合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内容及渠道
4.4.1 信息传播内容的整合
4.4.2 信息传播渠道的整合
4.4.3 构建“以旅游者为中心”的网络互动平台
4.5 整合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手段
4.5.1 网络营销
4.5.2 旅游广告
4.5.3 事件营销
4.5.4 微电影营销
4.5.5 销售促进
4.5.6 人员推销
4.6 评估整合营销传播效果
4.6.1 经济效益评估
4.6.2 沟通效果评估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特征统计研究[J]. 周文丽. 旅游论坛. 2011(04)
[2]国外经典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述评[J]. 李玮娜. 旅游学刊. 2011(05)
[3]基于Web的省域旅游地品牌符号表征比较研究[J]. 马秋芳,孙根年,张宏. 旅游学刊. 2011(03)
[4]认同:旅游体验研究的新视角[J]. 陈才,卢昌崇. 旅游学刊. 2011(03)
[5]“武汉城市圈”旅游整合营销传播研究[J]. 唐雁凌.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6)
[6]凝视,还是对话?——对游客凝视理论的反思[J]. 胡海霞. 旅游学刊. 2010(10)
[7]临沧市区域旅游整合营销对策分析[J]. 俸世荣. 鸡西大学学报. 2010(04)
[8]基于游客需求的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评价——以我国省级旅游官网为例[J]. 李君轶. 旅游学刊. 2010(08)
[9]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基于国外文献的研究[J]. 刘国华,王红国. 旅游学刊. 2010(06)
[10]川渝红色旅游整合营销策略[J]. 孔玲.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硕士论文
[1]基于品牌理论的旅游目的地整合营销传播模式构建[D]. 李宏达.南开大学 2009
[2]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研究[D]. 李晟.武汉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80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080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