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尔旗汉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规划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6 11:09
传统大众旅游过分注重旅游的经济效益,一定程度上重蹈“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发展错误模式,导致旅游目的地环境的恶化和旅游效益的丧失。生态旅游作为强调对资源的保护、社区参与和高质量旅游体验的负责任的可持续旅游形式,一经提出便在全球旅游界、环境保护界掀起了热潮,成为21世纪国际旅游研究的主流。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生态旅游规划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世界各地旅游专家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广泛开展了生态旅游规划工作的研究。生态旅游规划研究可以提高全社会对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是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建立生态旅游系统规划理论体系的需要,更是取得生态旅游经济效益,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最终达到最佳社会效益的需要。在介绍了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基础上,本文对内蒙古乌尔旗汉森林公园做了系统规划。首先,对乌尔旗汉森林公园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对该区的资源及开发条件进行了详细评价。根据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结合乌尔旗汉森林公园开发的资源条件,做出该区的旅游总体规划,内容包括:规划总则、生态旅游区的功能分区、景观规划、旅游项目策划及组织,特别强调了环境保护规划,另外对旅游服务设施、旅游基础设施规划做...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生态旅游的起源
1.2.2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其特点
1.2.3 生态旅游规划产生及其发展历程研究
1.3 生态旅游规划中存在问题
2 生态旅游规划基础理论
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人地关系协调共生理论
2.4 地域分异与区域分工规律
2.5 美学原理
2.6 生态环境保护理论
2.7 区位分析理论
2.8 本章小结
3 研究地区概况及风景资源评价
3.1 区域概况
3.1.1 自然概况
3.1.2 经济概况
3.2 森林旅游资源概况
3.2.1 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3.3 风景资源定量评价
3.3.1 定量评价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地区生态旅游规划
4.1 规划总则
4.1.1 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4.1.2 规划设计文本编制的依据
4.1.3 规划的期限与目标
4.2 分区规划
4.2.1 管理生活区
4.2.2 生态旅游度假区
4.2.3 休闲娱乐区
4.3 旅游产品策划与旅游组织
4.3.1 旅游产品策划
4.3.2 旅游商品
4.3.3 旅游组织
4.4 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测算
4.4.1 环境容量测算
4.4.2 游客规模预测
4.5 保护工程
4.5.1 生物资源保护
4.5.2 水资源保护
4.5.3 生态环境保护
4.5.4 安全工程
4.6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4.6.1 餐饮
4.6.2 住宿
4.6.3 医疗
4.6.4 导游标志
4.7 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4.7.1 环卫设施
4.7.2 道路、交通设施建设
4.7.3 给水、排水工程
4.7.4 供电、电信工程
4.8 组织管理
4.8.1 人员编制
4.8.2 管理模式
4.9 营销规划
4.9.1 目标市场选择
4.9.2 市场定位
4.9.3 品牌设计
4.9.4 营销策略
4.10 效益评价
4.10.1 市场预测
4.10.2 生态效益预测
4.10.3 社会效益预测
4.11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可持续旅游概念与理论研究[J]. 牛亚菲,王文彤. 国外城市规划. 2000(03)
[2]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对策[J]. 王义民,李兴成. 社会科学家. 1999(02)
[3]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J]. 郭鲁芳.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02)
[4]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J]. 王尔康. 旅游学刊. 1998(02)
[5]中国的生态旅游与旅游生态环境保护[J]. 王兴斌.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7(06)
[6]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 张延毅,董观志. 经济地理. 1997(02)
[7]环境美与生态旅游[J]. 陈刚. 旅游学刊. 1996(04)
[8]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 卢云亭. 经济地理. 1996(01)
[9]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J]. 袁兴中,刘红,高天刚. 生态学杂志. 1995(04)
[10]旅游持续发展初探[J]. 陈卫东.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5(02)
博士论文
[1]生态旅游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参与行为研究[D]. 卢小丽.大连理工大学 2006
[2]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D]. 许春晓.湖南师范大学 2004
[3]东北东部林区生态旅游的研究[D]. 王崑.东北林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06276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生态旅游的起源
1.2.2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其特点
1.2.3 生态旅游规划产生及其发展历程研究
1.3 生态旅游规划中存在问题
2 生态旅游规划基础理论
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人地关系协调共生理论
2.4 地域分异与区域分工规律
2.5 美学原理
2.6 生态环境保护理论
2.7 区位分析理论
2.8 本章小结
3 研究地区概况及风景资源评价
3.1 区域概况
3.1.1 自然概况
3.1.2 经济概况
3.2 森林旅游资源概况
3.2.1 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3.3 风景资源定量评价
3.3.1 定量评价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地区生态旅游规划
4.1 规划总则
4.1.1 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4.1.2 规划设计文本编制的依据
4.1.3 规划的期限与目标
4.2 分区规划
4.2.1 管理生活区
4.2.2 生态旅游度假区
4.2.3 休闲娱乐区
4.3 旅游产品策划与旅游组织
4.3.1 旅游产品策划
4.3.2 旅游商品
4.3.3 旅游组织
4.4 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测算
4.4.1 环境容量测算
4.4.2 游客规模预测
4.5 保护工程
4.5.1 生物资源保护
4.5.2 水资源保护
4.5.3 生态环境保护
4.5.4 安全工程
4.6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4.6.1 餐饮
4.6.2 住宿
4.6.3 医疗
4.6.4 导游标志
4.7 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4.7.1 环卫设施
4.7.2 道路、交通设施建设
4.7.3 给水、排水工程
4.7.4 供电、电信工程
4.8 组织管理
4.8.1 人员编制
4.8.2 管理模式
4.9 营销规划
4.9.1 目标市场选择
4.9.2 市场定位
4.9.3 品牌设计
4.9.4 营销策略
4.10 效益评价
4.10.1 市场预测
4.10.2 生态效益预测
4.10.3 社会效益预测
4.11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可持续旅游概念与理论研究[J]. 牛亚菲,王文彤. 国外城市规划. 2000(03)
[2]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对策[J]. 王义民,李兴成. 社会科学家. 1999(02)
[3]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J]. 郭鲁芳.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02)
[4]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J]. 王尔康. 旅游学刊. 1998(02)
[5]中国的生态旅游与旅游生态环境保护[J]. 王兴斌.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7(06)
[6]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 张延毅,董观志. 经济地理. 1997(02)
[7]环境美与生态旅游[J]. 陈刚. 旅游学刊. 1996(04)
[8]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 卢云亭. 经济地理. 1996(01)
[9]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J]. 袁兴中,刘红,高天刚. 生态学杂志. 1995(04)
[10]旅游持续发展初探[J]. 陈卫东.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5(02)
博士论文
[1]生态旅游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参与行为研究[D]. 卢小丽.大连理工大学 2006
[2]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D]. 许春晓.湖南师范大学 2004
[3]东北东部林区生态旅游的研究[D]. 王崑.东北林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06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206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