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旅游形象设计及推广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7 14:56
从目前的研究看来,国内的城市旅游形象设计还基本上停留在引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相关理论进行形象策划的层面上,没有把旅游形象的设计建立及传播和整个城市的旅游业营销接轨,没能真正发挥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最大效能。因此本文拟结合企业形象设计识别系统理论,并引入市场营销学中经典的顾客价值理论,从游客的角度对城市旅游形象进行设计,并以游客为出发点对旅游形象的传播方案进行探讨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对吉林市旅游业发展现状的阐释以及对吉林市文脉、地脉进行分析,结合对受众的调查分析,运用城市旅游形象系统理论对吉林市旅游形象进行科学的定位.本论文的学术价值体现在,在进行城市旅游形象设计和传播策划的过程当中,分别以城市和游客为双重出发点,并结合CIS理论和顾客价值理论进行实际操作,以期补充和完善城市旅游形象设计体系,使其操作研究更加科学、合理。本论文的应用价值体现在通过对吉林城市旅游形象的设计和传播能够增强吉林城市旅游竞争力,促进吉林旅游业的发展,解决吉林城市旅游形象模糊问题。促进旅游业内部各部门间的协作与联合。另外,通过对吉林个案的研究,也希望能够对“振兴老工业基地”背景下的发展东北旅游业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课题研究背景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点
(四) 本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一、城市旅游形象及其推广概述
(一) 城市旅游形象的内涵
1 城市旅游的形象
2 城市旅游形象定位
(二) 城市旅游形象的形成因素与机制
(三) 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重要性
(四) CIS 理论概述
二、吉林市城市旅游的地方性研究
(一) 吉林市城市旅游文脉与地脉分析
(二) 吉林市旅游发展现状
(三) 吉林市城市旅游形象定位
三、吉林市旅游形象设计
(一) 吉林市旅游理念形象
(二) 吉林市旅游视觉形象
1 视觉识别系统(VIS)
2 吉林市旅游视觉形象设计
(三) 吉林市旅游行为形象设计
1 行为识别系统(BIS)
2 吉林市旅游行为形象设计
四、吉林市旅游形象的推广
(一) 吉林市旅游存在的问题
(二) 吉林市旅游的发展对策
(三)吉林市城市旅游形象的推广
1 吉林市城市旅游形象推广计划的主要内容
2 吉林市城市旅游形象推广策略的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十大城市标志性建筑特点[J]. 白小弟. 北京房地产. 2006(01)
[2]别具特色的哈尔滨城市建筑风格[J]. 盖湘涛. 建筑. 2006(01)
[3]营口市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J]. 金丽.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05)
[4]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形象设计和开拓研究[J]. 陶卓民,卢亮. 经济地理. 2005(05)
[5]谈上海都市旅游形象设计[J]. 卢晓. 商业时代. 2005(23)
[6]城市旅游形象问题及系统修正研究[J]. 韩顺法,陶卓民. 现代城市研究. 2005(07)
[7]广义文脉与规划设计教育[J]. 段进. 规划师. 2005(07)
[8]长春市城市游憩系统研究[J]. 张春丽,刘继生. 人文地理. 2005(03)
[9]南京城市旅游形象探讨[J]. 徐菲菲,GU Kai,万绪才,刘沛林.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5(03)
[10]城市建设不能断了文脉[J]. 佚名. 中华建设. 2005(04)
本文编号:3207782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课题研究背景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点
(四) 本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一、城市旅游形象及其推广概述
(一) 城市旅游形象的内涵
1 城市旅游的形象
2 城市旅游形象定位
(二) 城市旅游形象的形成因素与机制
(三) 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重要性
(四) CIS 理论概述
二、吉林市城市旅游的地方性研究
(一) 吉林市城市旅游文脉与地脉分析
(二) 吉林市旅游发展现状
(三) 吉林市城市旅游形象定位
三、吉林市旅游形象设计
(一) 吉林市旅游理念形象
(二) 吉林市旅游视觉形象
1 视觉识别系统(VIS)
2 吉林市旅游视觉形象设计
(三) 吉林市旅游行为形象设计
1 行为识别系统(BIS)
2 吉林市旅游行为形象设计
四、吉林市旅游形象的推广
(一) 吉林市旅游存在的问题
(二) 吉林市旅游的发展对策
(三)吉林市城市旅游形象的推广
1 吉林市城市旅游形象推广计划的主要内容
2 吉林市城市旅游形象推广策略的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十大城市标志性建筑特点[J]. 白小弟. 北京房地产. 2006(01)
[2]别具特色的哈尔滨城市建筑风格[J]. 盖湘涛. 建筑. 2006(01)
[3]营口市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J]. 金丽.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05)
[4]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形象设计和开拓研究[J]. 陶卓民,卢亮. 经济地理. 2005(05)
[5]谈上海都市旅游形象设计[J]. 卢晓. 商业时代. 2005(23)
[6]城市旅游形象问题及系统修正研究[J]. 韩顺法,陶卓民. 现代城市研究. 2005(07)
[7]广义文脉与规划设计教育[J]. 段进. 规划师. 2005(07)
[8]长春市城市游憩系统研究[J]. 张春丽,刘继生. 人文地理. 2005(03)
[9]南京城市旅游形象探讨[J]. 徐菲菲,GU Kai,万绪才,刘沛林.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5(03)
[10]城市建设不能断了文脉[J]. 佚名. 中华建设. 2005(04)
本文编号:32077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207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