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论沈寿对中国刺绣艺术的贡献

发布时间:2021-06-06 15:58
  沈寿是中国清末民初杰出的刺绣大师,她一生致力于刺绣技艺的研习,其苏绣风格的绣屏作品获得了以慈禧为首的清皇室的赞誉,成为中国第一个公派出国考察刺绣的艺人。回国后在中国传统刺绣的基础上,将西方绘画的写实理论及技法和日本的美术绣经验融合进中国刺绣中,开创了“仿真绣”。“仿真绣”讲求“循画理,师真形”,其绣制的《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耶稣像》等多幅作品在国际上获得殊荣,将祖国的传统刺绣艺术发扬光大,促进了中西文化艺术之间的交流。沈寿在自己成功的基础上,又致力于近代的刺绣教育,主持开办了中国第一所公办刺绣学校——皇家绣工学校,辛亥革命后又继续在天津、苏州等地创办各种绣校,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后应张謇之邀,沈寿到南通就任女红传习所所长,细心教绣八年,勤诲不倦,直到去世。在南通的八年期间,沈寿建立了产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完善了因材施教的三种学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刺绣人才,其中很多人成为解放后新中国的刺绣艺术带头人。由于长期从事繁重的刺绣和教绣活动,沈寿积劳成疾。为避免“人亡艺绝,技之不传”,养病期间,由沈寿口述,张謇整理,将其毕生的刺绣经验和心得整理成《雪宦绣谱》,对刺绣艺术在理论上进行了总结...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少而有志,以绣自立于世
    第一节 “家家养蚕,户户刺绣”的乡土背景
    第二节 “闺阁家家架绣棚,妇姑人人习巧针”的氛围熏染
    第三节 摹绣“吴门画派”佳作,绣名初成
第二章 熔铸中西,沈寿刺绣艺术风格的形成
    第一节 夫画妻绣,刺绣与绘画艺术完美结合
    第二节 御笔赐寿,苏绣作品名震京师
    第三节 中西合璧,“仿真绣”艺术风格形成
第三章 刺绣教育,开办近代工艺美术学校
    第一节 北京“商部绣工科”
    第二节 苏州“同立绣工学校”
    第三节 天津“自立女红传习所”
    第四节 苏州“同立绣工学校”临时绣工科
    第五节 南通“女红传习所”
第四章 张謇协助,《雪宦绣谱》成书传世
    第一节 莽莽中国独缺工艺之书
    第二节 《雪宦绣谱》对刺绣心得的理论总结
    第三节 《雪宦绣谱》对刺绣技法的理论总结
第五章 薪火传人,沈寿对中国刺绣艺术的贡献
    第一节 沈寿对中国刺绣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第二节 沈绣架起中西美术交流的桥梁
    第三节 刺绣艺术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总结
    第四节 近代刺绣艺术教育硕果累累
结论
参考书目
鸣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洋劝业会的绣品与杨夏的《刺绣论》[J]. 乐逸.  丝绸. 2004(05)
[2]中日文化交流中的刺绣艺术[J]. 孙佩兰.  丝绸. 1996(06)



本文编号:3214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214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7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