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8 05:17
生态旅游正日益受到各国旅游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作为一种可实现旅游业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和潮流。由于长期以来的传统大众型旅游发展模式带来的诸多问题日渐凸现,海南旅游业当前面临着进一步持续发展的难题。生态旅游作为具有多种良好功能的一种新型可持续旅游方式,是实现海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对国内外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现状、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海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以及发展战略构建方面的研究。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说明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现状,并对本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创新点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对生态旅游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分析总结。首先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旅游概念和内涵的界定;然后对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可持续旅游、自然旅游等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接着阐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等。第三部分进行海南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首先介绍当前海南生态旅游发展的...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实践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分析视角
1.3.3 本研究的创新点
2.生态旅游的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基础
2.1 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
2.2 相关概念辨析
2.2.1 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
2.2.2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
2.2.3 生态旅游与自然旅游
2.3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生态伦理学理论
2.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3.海南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3.1 海南加强生态旅游发展的意义
3.1.1 当前海南生态旅游发展的状况
3.1.2 海南加强生态旅游发展的意义
3.2 海南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3.2.1 优势分析
3.2.2 劣势分析
3.2.3 机遇分析
3.2.4 面临的挑战
4.未来海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建
4.1 确立海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观
4.2 海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及模式
4.2.1 战略目标
4.2.2 战略思路和原则
4.2.3 开发模式
4.3 建立海南生态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4.3.1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量测及应用
4.3.2 确立海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判标准和指标体系
4.4 海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
4.4.1 生态旅游产品的概念
4.4.2 海南生态旅游产品市场分析
4.4.3 海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4.4.4 海南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
4.4.5 加强海南生态旅游产品的营销
4.5 完善海南生态旅游发展的保障体系
4.5.1 编制和实施科学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4.5.2 完善生态旅游发展的法规和政策体系
4.5.3 加强海南生态旅游发展的人才和资金支持
4.5.4 加强海南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体系的建设
4.5.5 建立和健全海南生态旅游信息系统
4.5.6 提高生态旅游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
5.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益相关主体视角里的中国生态旅游[J]. 周春光,潘卫仓.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6(02)
[2]刍议规范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J]. 陈金华,肖寿才,黄暾.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6(01)
[3]析自然意识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指导作用[J]. 胡静,秦志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01)
[4]发展海南省生态旅游的思考[J]. 王艳杰,傅桦.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5]澳大利亚保护事业与生态旅游的考察报告[J]. 杜万全. 四川林业科技. 2004(04)
[6]生态旅游承载力评价与功能分区研究——以金华市为例[J]. 董巍,刘昕,孙铭,余媛媛,王祥荣.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6)
[7]生态旅游与道教“天人合一”的环境观[J]. 查芳. 安康师专学报. 2004(03)
[8]生态“特区”与海南旅游发展[J]. 张纪南.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2)
[9]区域生态承载力量化方法研究述评[J]. 邓波,洪绂曾,龙瑞军.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3(03)
[10]生态旅游:事实与数据[J]. 戴居峰. 产业与环境(中文版). 2002(Z2)
硕士论文
[1]可持续目标下的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 李慧欣.山东农业大学 2004
[2]生态旅游战略环境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D]. 陈鹏.东北师范大学 2003
[3]山东省生态旅游发展问题研究[D]. 刘肖梅.山东农业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217779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实践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分析视角
1.3.3 本研究的创新点
2.生态旅游的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基础
2.1 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
2.2 相关概念辨析
2.2.1 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
2.2.2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
2.2.3 生态旅游与自然旅游
2.3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生态伦理学理论
2.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3.海南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3.1 海南加强生态旅游发展的意义
3.1.1 当前海南生态旅游发展的状况
3.1.2 海南加强生态旅游发展的意义
3.2 海南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3.2.1 优势分析
3.2.2 劣势分析
3.2.3 机遇分析
3.2.4 面临的挑战
4.未来海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建
4.1 确立海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观
4.2 海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及模式
4.2.1 战略目标
4.2.2 战略思路和原则
4.2.3 开发模式
4.3 建立海南生态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4.3.1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量测及应用
4.3.2 确立海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判标准和指标体系
4.4 海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
4.4.1 生态旅游产品的概念
4.4.2 海南生态旅游产品市场分析
4.4.3 海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4.4.4 海南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
4.4.5 加强海南生态旅游产品的营销
4.5 完善海南生态旅游发展的保障体系
4.5.1 编制和实施科学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4.5.2 完善生态旅游发展的法规和政策体系
4.5.3 加强海南生态旅游发展的人才和资金支持
4.5.4 加强海南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体系的建设
4.5.5 建立和健全海南生态旅游信息系统
4.5.6 提高生态旅游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
5.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益相关主体视角里的中国生态旅游[J]. 周春光,潘卫仓.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6(02)
[2]刍议规范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J]. 陈金华,肖寿才,黄暾.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6(01)
[3]析自然意识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指导作用[J]. 胡静,秦志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01)
[4]发展海南省生态旅游的思考[J]. 王艳杰,傅桦.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5]澳大利亚保护事业与生态旅游的考察报告[J]. 杜万全. 四川林业科技. 2004(04)
[6]生态旅游承载力评价与功能分区研究——以金华市为例[J]. 董巍,刘昕,孙铭,余媛媛,王祥荣.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6)
[7]生态旅游与道教“天人合一”的环境观[J]. 查芳. 安康师专学报. 2004(03)
[8]生态“特区”与海南旅游发展[J]. 张纪南.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2)
[9]区域生态承载力量化方法研究述评[J]. 邓波,洪绂曾,龙瑞军.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3(03)
[10]生态旅游:事实与数据[J]. 戴居峰. 产业与环境(中文版). 2002(Z2)
硕士论文
[1]可持续目标下的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 李慧欣.山东农业大学 2004
[2]生态旅游战略环境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D]. 陈鹏.东北师范大学 2003
[3]山东省生态旅游发展问题研究[D]. 刘肖梅.山东农业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2177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217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