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滨水度假区旅游规划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8 08:23
  中国和世界的旅游产品发展都已经走过了从风景名胜区到机械游乐园、主题公园再到度假区的轨迹。本文指出,度假区开发建设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主流。其中,滨水度假区占据度假区的很大比重。在旅游业处于全面重视、全面发展、全面竞争和全面创新的新形势下,度假区的规划创新成为非常主要的研究任务。作者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滨水度假区的类型、地理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滨水度假区创新发展的新规划理念、新技术路线、新管理政策。通过三个滨河岛屿十多个国际招标规划方案的比较,分析了国内外滨水度假区规划设计的异同点,进而提出了今后滨水度假区规划发展的走向。 本文的重点在于论述了滨水度假区的规划新理念。以作者提出的旅游业是“环境产业”和“动力产业”的新观点为指导,论述了滨水度假区旅游规划的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强化特色、市场导向、主题化发展、强化操作等理念的具体内涵和做法,提出了待建产品客源市场预测的三种技术手段、社会发展的六种趋势、人的旅游需求两个层次、滨水度假区规划原则的三个层次、滨水度假区内部布局模式、山地度假和温泉度假产品发展的三个层次、旅游度假产品的产业联动发展等新观念,对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源起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 有关重要概念
第二章 滨水度假区发展实践
    2.1 度假旅游是高层次的旅游行为
    2.2 国际国内度假区的发展历程
    2.3 度假区的分类
    2.4 滨水区游憩价值分析
    2.5 滨水度假区的特点
    2.6 国内外主要滨水型旅游度假区
第三章 滨水度假区规划实例分析
    3.1 滨河型岛屿规划方案评析
    3.2 滨水旅游规划容易出现的问题
    3.3 国内外滨水旅游规划方案比较分析
第四章 滨水度假区规划理论基础
    4.1 滨水度假区旅游规划的重要性
    4.2 滨水度假区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
    4.3 影响滨水度假区的基本地理因子
第五章 规划理念创新之市场导向
    5.1 市场导向的核心内涵
    5.2 度假市场的基本规律与发展趋势
    5.3 旅游市场调查
    5.4 度假区市场预测的三种方法
    5.5 滨水度假区规划应当引领趋势
第六章 规划理念创新之强化特色
    6.1 强化特色是旅游度假区深层发展的重要策略
    6.2 滨水度假区的特色营造
    6.3 滨水度假区的项目选择
    6.4 滨水度假区的布局模式
第七章 规划理念创新之主题化发展
    7.1 滨水度假区主题化的意义与内涵
第八章 规划理念创新之以人为本
    8.1 滨水度假区的以人为本
    8.2 滨水度假区的安全保护
第九章 规划理念创新之生态优先
    9.1 生态优先是滨水度假区规划基础理念
    9.2 生态优先规划理念的重点内容
    9.3 滨水度假区的水环境营造
    9.4 滨水度假区的水环境监管
第十章 规划理念之强化操作
    10.1 强化操作:滨水度假区规划的指导思想
    10.2 旅游地利益相关者理论
    10.3 旅游地和谐发展的社区思想
    10.4 旅游度假地开发影响评价
    10.5 对于国家旅游度假区的管理创新
    10.6 对于国家水利风景区的管理创新
第十一章 滨水度假区规划的技术路线创新
    11.1 滨水旅游规划的技术方法
    11.2 滨水度假区旅游规划原则
    11.3 规划的技术路线
    11.4 规划的内容体系创新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12.1 结论
    12.2 展望
参考文献目录
附录: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实践
    一、主持的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课题
    二、发表的旅游研究文章
    三、其它专业学术活动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开放性带状生态旅游区规划研究——以西藏尼洋河生态观光旅游带为例[J]. 文彤,陈南江,张益清,方泽君.  规划师. 2003(11)
[2]水库区的风景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J]. 毛佳心,邢建国,赵晓荣.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3(02)
[3]旅游度假区发展演化规律的初步探讨[J]. 刘家明.  地理科学进展. 2003(02)
[4]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趋势与规划特点[J]. 周建明.  国外城市规划. 2003(01)
[5]论城市水景的生态驳岸处理[J]. 张谊.  中国园林. 2003(01)
[6]利益主体(Stakeholder)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J]. 张伟,吴必虎.  旅游学刊. 2002(04)
[7]城市滨水区旅游·游憩功能开发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 吴必虎,贾佳.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2(02)
[8]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吴必虎.  地理科学. 2001(04)
[9]旅游度假地规划特点及现有规划设计规程的适用性研究[J]. 陈东田,吴人韦.  旅游学刊. 2001(05)
[10]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J]. 王建国,吕志鹏.  城市规划. 2001(07)

硕士论文
[1]旅游地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D]. 邱彭华.福建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18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218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f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