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江苏省旅游投资环境评价与政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1-06-24 10:13
  中国旅游业,是依托我国的丰富旅游资源,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适应日益旺盛的海内外旅游市场需求而迅速崛起的一个新兴产业。坚持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旅游业之路,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亚洲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 但是,随着市场机制的转变,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改变过去那种“投入少、见效快、产出高”的陈旧观点。没有高水平的规划、大规模的投资,旅游业的产业效应难以体现。这就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主体作用,改变以往单靠政府投入的作法,就要充分调动我国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开发的积极性,并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和技术。而吸引投资、利用外来资金和技术的过程,首先需要该区域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该区域只有对自己的投资环境有一个客观、准确、科学的综合评估,才能有效的引进外资、利用外资。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建立旅游投资环境的评价模型,对江苏省旅游投资环境进行综合性描述和分析,然后运用多变量统计因子分析方法对江苏省下辖13个地级市的投资环境进行定量分析,对各市的旅游投资环境有一个客观把握,对于各市了解自己的旅游投资环境,寻求不足,制定相应...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江苏省旅游投资环境评价与政策建议


985一2002年江苏海关进出口额

江苏省,游客,华侨,港澳同胞


江苏省旅游投资环境评价与政策建议是外国人,其次是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最后是华侨,这也是可以苏与广东、福建相比,没有后者具有的血缘关系和文化背景的优势,游客和华侨是目前人数增加最快的游客群,争取他们是江苏旅游赶依托。游客苏省旅游在国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中国国内旅游大省间接待人数逐年上升,总共接待人数达30339.7万人次年均增长国内旅游总收入在“九五”期间总计为2205.2亿元,以年均17.6。

消费构成,国内游客,江苏


国内旅游总收入在“九五”期间总计为2205.2亿元,以年均17.6%的速度增长。图4一2“九五”期间江苏省国内旅游发展总体状况二、旅游市场结构分析1、境外、国外游客结构分析江苏省入境游客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客源地域分布具有多样性。但从游客量的重要性来看,客源地分布有相对集中。亚洲是主要的国际客源地,日本、马来西亚、韩国和新加坡1999年共占57.43%,而2000年则占60%。表4一2江苏省十大客源国人数占入境外国总人数百分比111999年年2000年年国国家人数(人次)所占百分比(%)))国家人数(人次)所占百分比(o/o)))日日本25883032.1777日本29917630.4888马马来西亚10153912.6222马来西亚11574811.7999美美国717188.9111美国10845511.0555韩韩国566077.0444韩国968499.8777新新加坡450165.6000新加坡585135.9666德德国314763.9111法国3296033666英英国238442.9666德国303943.1000法法国235392.9333英国285672.9111澳澳大利亚174052.1666澳大利亚205222.0999意意大利1854123000泰国196232.0000小小计80.60%%%82.60%%%2、国内游客空间结构分析某省游客占江苏省国内游客总数比例是衡量该省客源规模和在江苏省国内客源市场中的重要性的定量指标。根据2000年江苏省国内旅游统计资料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优化软投资环境管窥[J]. 梁瑞华.  改革与理论. 2003(01)
[2]构建西部地区良性投融资环境的思考[J]. 田钊平,田世锭.  商业研究. 2002(23)
[3]河南建立投资环境评价体系之我见[J]. 史璞.  改革与理论. 2002(11)
[4]加入WT0后我国投资环境评价理论的转型分析[J]. 刘东林.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05)
[5]甘南对外开放的区域投资环境及其优化对策[J]. 王维平,钟志华.  科学·经济·社会. 2002(02)
[6]西部地区外商投资软环境调查分析[J]. 丁丁.  经济研究参考. 2002(70)
[7]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评估指标系统的构建及综合评价方法[J]. 吴玉鸣.  南都学坛. 2002(02)
[8]改善投资环境最终要靠创新[J]. 田茂松.  贵州社会科学. 2002(01)
[9]我国经济开发区投资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J]. 王绍飞.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4)
[10]论区域投资环境的评价[J]. 曲延芬.  工业技术经济. 2001(06)



本文编号:3246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246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5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