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评价—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1-07-12 03:07
课程评价是为课程决策收集、提供信息,以便检查学生学习和课程实施效果,改进课程,为课程编制服务。作为课程活动不可缺少的课程评价发展到今天,它已经成为整个课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课程评价提供的诸多反馈信息,可以为课程决策与改革提供参考依据。课程评价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课题已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各国课程学者专家的重视。课程评价的研究在我国是一个起步较晚的领域,课程评价伴随课程的确立和课程活动的展开早已有之,但在课程论尚未独立之前,我国课程评价实则有其实而无其名。我国学者对课程评价的关注从80年代才逐渐加强,在课程评价理论研究方面,我国学者介绍及引进了大量国外的文献与著作,但是并没有形成影响广泛的成果,而在课程评价理论的应用研究方面,虽然也有学者尝试着对评价模式进行了创新,也有学者针对一些具体学科建立了评价模型,但评价理论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应用研究还为数尚少。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旅游行业需求的现象日益严重,本文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已相当成熟的课程评价理论的支撑下,从旅游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点出发,对旅游业内专业人士进行访谈,总结出社会对旅游管理行业人力资本所...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课程评价综述
2.1 课程评价的概念及功能
2.2 课程评价理论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2.3 课程评价的主要方法
第3章 旅游行业人力资本需求分析
3.1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3.2 人力资本概念及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区别
3.2.1 人力资本概念
3.2.2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区别
3.3 旅游业的行业特点
3.4 旅游业人力资本应具备的能力
第4章 模糊数学及模糊综合评判原理
4.1 模糊数学简介
4.1.1 模糊概念
4.1.2 模糊集合
4.1.3 模糊关系与模糊矩阵
4.1.3.1 模糊关系
4.1.3.2 模糊矩阵
4.2 模糊综合评判原理、步骤及其运算模型
4.2.1 模糊综合评判原理
4.2.2 模糊综合评判的一般步骤
4.2.3 模糊综合评判的运算模型
第5章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模糊评判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5.1 模型的建立及其运算过程
5.1.1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模糊评判模型
5.1.2 模型的运算过程
5.2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
5.2.1 专家打分法确定第一级因素集权重
5.2.2 对N 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专业课程进行分类
5.2.3 调查问卷的内容及数据分析
5.2.3.1 问卷的内容
5.2.3.2 数据可靠性分析
5.2.4 模型运算
5.3 结论
5.3.1 存在的问题
5.3.2 建议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等学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吕迎春,王淑慧. 辽宁教育研究. 2006(09)
[2]浅析高校旅游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张薇. 科技经济市场. 2006(08)
[3]以创业素质培养为取向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夏德根.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6(04)
[4]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J]. 朱孔山.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6(03)
[5]关于借鉴美国旅游管理本科教学经验的研究[J]. 马三津,王文君.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06)
[6]论高师旅游管理本科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罗文,陈国生.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6(03)
[7]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J]. 申秀英,阳琴.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02)
[8]旅游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培养模式探析[J]. 程柯.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06(01)
[9]旅游管理教育与学科建设的国际经验与我国问题及发展设想——以上海财经大学发展目标与特色为例[J]. 何建民. 旅游科学. 2006(01)
[10]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结构的系统分析与优化设计[J]. 陈才,张燕燕,刘英. 旅游学刊. 2005(S1)
硕士论文
[1]基于模糊理论的网络课程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D]. 胡水星.华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79070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课程评价综述
2.1 课程评价的概念及功能
2.2 课程评价理论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2.3 课程评价的主要方法
第3章 旅游行业人力资本需求分析
3.1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3.2 人力资本概念及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区别
3.2.1 人力资本概念
3.2.2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区别
3.3 旅游业的行业特点
3.4 旅游业人力资本应具备的能力
第4章 模糊数学及模糊综合评判原理
4.1 模糊数学简介
4.1.1 模糊概念
4.1.2 模糊集合
4.1.3 模糊关系与模糊矩阵
4.1.3.1 模糊关系
4.1.3.2 模糊矩阵
4.2 模糊综合评判原理、步骤及其运算模型
4.2.1 模糊综合评判原理
4.2.2 模糊综合评判的一般步骤
4.2.3 模糊综合评判的运算模型
第5章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模糊评判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5.1 模型的建立及其运算过程
5.1.1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模糊评判模型
5.1.2 模型的运算过程
5.2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
5.2.1 专家打分法确定第一级因素集权重
5.2.2 对N 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专业课程进行分类
5.2.3 调查问卷的内容及数据分析
5.2.3.1 问卷的内容
5.2.3.2 数据可靠性分析
5.2.4 模型运算
5.3 结论
5.3.1 存在的问题
5.3.2 建议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等学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吕迎春,王淑慧. 辽宁教育研究. 2006(09)
[2]浅析高校旅游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张薇. 科技经济市场. 2006(08)
[3]以创业素质培养为取向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夏德根.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6(04)
[4]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J]. 朱孔山.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6(03)
[5]关于借鉴美国旅游管理本科教学经验的研究[J]. 马三津,王文君.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06)
[6]论高师旅游管理本科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罗文,陈国生.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6(03)
[7]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J]. 申秀英,阳琴.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02)
[8]旅游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培养模式探析[J]. 程柯.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06(01)
[9]旅游管理教育与学科建设的国际经验与我国问题及发展设想——以上海财经大学发展目标与特色为例[J]. 何建民. 旅游科学. 2006(01)
[10]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结构的系统分析与优化设计[J]. 陈才,张燕燕,刘英. 旅游学刊. 2005(S1)
硕士论文
[1]基于模糊理论的网络课程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D]. 胡水星.华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79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279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