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旅游文化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7 14:15
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对于身居异域的游客而言,除了欣赏旅游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之外,他们大多抱有认知异域民俗风情的愿望和好奇心,希望利用一切机会“入乡随俗”,到浓郁的民俗氛围中感受异域风情。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是旅游地吸引力的源泉。旅游文化开发是在对旅游目的地的已有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对总体旅游文化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根据旅游主体对客体文化的现实和潜在需求,充分发掘客体文化的内涵并通过具体的物化产品或动态过程加以外化,同时相应地提升既有文化的技术和艺术品味,以整合和构建旅游目的地的整体文化形象,从而将旅游资源的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服务优势和经济优势,以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最终实现旅游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增长。 依照上述理论,本文结合九寨沟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分布特征,对九寨沟的旅游文化开发进行了现状分析和问题诊断,对九寨沟旅游文化资源的构成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对旅游文化丌发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对开发的原则和策略进行了探讨,其中在策略上探讨了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四川2001年至2005年入境旅游人数、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2页图3一1四川2001年至2005年入境旅游人数2、国内客源市场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内游客市场发展非常迅猛。2001年以来,九寨沟的游客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尤以进入2004年以后发展更为迅速。表3一4九寨沟2001一2005年国内客源情况年年份份2001112002222003332X()4442的555人人次(万人)))106.6777100.88899.9999157.611116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民族文化多样性与西部旅游文化建设的思考[J]. 李巍.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2]山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J]. 张春丽.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6(02)
[3]安徽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初步研究[J]. 黄薇薇.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6(03)
[4]论郴州的旅游文化及文化旅游的发展[J]. 陈蔚. 湘南学院学报. 2006(01)
[5]丹霞山旅游文化精品化战略研究[J]. 许然,彭华.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6]试用科学发展观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J]. 刘茜. 西北民族研究. 2005(02)
[7]山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薛文礼,杨秀峰. 运城学院学报. 2005(03)
[8]从贵州从江县的实践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J]. 潘年英. 理论与当代. 2005(06)
[9]浅论山西民俗旅游的开发与创新[J]. 李正斌,王素萍. 经济问题. 2004(03)
[10]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研究[J]. 张结魁,李德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2)
硕士论文
[1]四川射洪旅游营销策略研究[D]. 李云.西南交通大学 2006
[2]庐山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研究[D]. 李文明.中南林学院 2004
本文编号:3305943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四川2001年至2005年入境旅游人数、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2页图3一1四川2001年至2005年入境旅游人数2、国内客源市场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内游客市场发展非常迅猛。2001年以来,九寨沟的游客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尤以进入2004年以后发展更为迅速。表3一4九寨沟2001一2005年国内客源情况年年份份2001112002222003332X()4442的555人人次(万人)))106.6777100.88899.9999157.611116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民族文化多样性与西部旅游文化建设的思考[J]. 李巍.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2]山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J]. 张春丽.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6(02)
[3]安徽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初步研究[J]. 黄薇薇.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6(03)
[4]论郴州的旅游文化及文化旅游的发展[J]. 陈蔚. 湘南学院学报. 2006(01)
[5]丹霞山旅游文化精品化战略研究[J]. 许然,彭华.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6]试用科学发展观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J]. 刘茜. 西北民族研究. 2005(02)
[7]山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薛文礼,杨秀峰. 运城学院学报. 2005(03)
[8]从贵州从江县的实践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J]. 潘年英. 理论与当代. 2005(06)
[9]浅论山西民俗旅游的开发与创新[J]. 李正斌,王素萍. 经济问题. 2004(03)
[10]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研究[J]. 张结魁,李德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2)
硕士论文
[1]四川射洪旅游营销策略研究[D]. 李云.西南交通大学 2006
[2]庐山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研究[D]. 李文明.中南林学院 2004
本文编号:3305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305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