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染艺术在现代服饰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1-08-28 05:45
数千年灿烂的中国传统工艺技术的发展,以草木染为核心的染色技术渐渐被化学染料所替代。随着时代改革与人性化设计的不断加强,应该充分挖掘传统草木染的潜力。最佳染色工艺应该依据染料性质来决定,然后将实践成果直接应用于染色作品的创作中,是本文的研究重点。论文根据自然与艺术相结合的趋势,以审美意境为基点,对加强草木染的实用价值与充分利用进行分析调查,并通过调查、资料阅读和实践创作等方法,分析草木染的应用状况,将传统印染工艺与人类的生产实践联系起来,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天然草木资源和研究与现代服饰中的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总结它的的优点和弊端,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本课题国内外都有相应的不同研究,本文仅是基于众多“巨人”肩膀上的眺望,希望能对草木染的运用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草木染在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它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其次,它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材料;再次,有一批研发成功的专家和企业,可以参与国际竞争,打出我们自己的品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应该将高新技术运用到草木染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以改进开辟更广阔的领域。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1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茜草
茜素染得的颜色也不同,其中以铝媒染剂所得色泽最鲜艳。图2一1茜草①五倍子为各种橡树或其它树的叶或枝被某些昆虫,如:痰蜂种昆虫,叮后形成的痰,含有揉酸及没食子酸。
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色彩感情与服装设计[J]. 蓝叶. 装饰. 1999(02)
[2]天然染料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J]. 王吉华,崔俊巧. 染料工业. 1995(05)
[3]苏木植物染料对真丝绸的研究[J]. 四川丝绸. 1995(01)
[4]我国古代植物靛蓝染色的探讨[J]. 张志伯. 上海纺织工学院学报. 1979(04)
本文编号:3367921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1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茜草
茜素染得的颜色也不同,其中以铝媒染剂所得色泽最鲜艳。图2一1茜草①五倍子为各种橡树或其它树的叶或枝被某些昆虫,如:痰蜂种昆虫,叮后形成的痰,含有揉酸及没食子酸。
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色彩感情与服装设计[J]. 蓝叶. 装饰. 1999(02)
[2]天然染料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J]. 王吉华,崔俊巧. 染料工业. 1995(05)
[3]苏木植物染料对真丝绸的研究[J]. 四川丝绸. 1995(01)
[4]我国古代植物靛蓝染色的探讨[J]. 张志伯. 上海纺织工学院学报. 1979(04)
本文编号:3367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367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