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瓷材料对当代艺术的介入
发布时间:2021-08-28 13:02
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并存的状态下,各种艺术门类呈现百花齐放之态,材料作为一个文化的切入点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而陶瓷材料作为一种古老的创作媒材,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艺术中各门类界限的淡化促使陶瓷材料重新被艺术家们所认识,陶瓷材料独特的艺术语言,具有丰富形态表现力的泥土和独特魅力的釉色与烧成,使它成为当代艺术领域不可或缺的表现媒材。当代优秀的陶艺家们正在以各自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来阐述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和社会的体验,来宣示他们的艺术追求和生活价值观念。在此背景下,重新理清陶瓷材料本土传统媒介的文化价值优势及与当代艺术形态的亲和力就显得特别具有意义。
【文章来源】: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2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I古希腊陶瓶距今6000多年
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中国陶瓷器的影响,但它不同于中国陶瓷器的异质性,仍然与中国陶瓷器成为世界两大陶瓷器中的一支。(如图2)欧洲的陶瓷发展较晚,中图2伊斯兰陶瓷世纪欧洲陶瓷艺术的发展,最初是伊斯兰陶器经过西班牙传入意大利,在意大利发展成风格独具的锡釉花饰器,再越过阿尔卑斯山,在法国出现锡釉软质瓷,直到公元17世纪荷兰代尔夫特锡釉陶以仿制中国青花瓷和五彩瓷而闻名天下。可以说中世纪欧洲艺术是在伊斯兰陶器和中国瓷器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便会产生出一件件新颖别祯教授是这方面的先行者,他的意外之正是利用了二次烧成的釉的开裂效果,为千古绝唱。这件作品或许使周教授的,却不是周教授对材料认识的开始。在回顾中我们看到,在这之前周国祯教授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如首次在雕塑作釉,在《雪豹》产生后又开始从无意的有意的残缺机理的探索与追求,结果出机理的效果。如集珠的《波斯猫》,气如图4),缩釉的《金蟾》等等。“他大胆砂泥等去表现古朴粗犷、手感泥味的大进了一大步”。这朴素美残缺美正是对陶艺魅力之所在。诸如此类的例子如今陶瓷材料的自然属性,归附陶瓷材料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情境中当代陶艺的走向[J]. 戴雨享.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07(01)
[2]论中国当代艺术的介入性[J]. 叶洪图.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5(02)
[3]当代实验陶艺的“迷离”现状[J]. 张甘霖,袁庆庆. 雕塑. 2005(03)
[4]陶艺—现代艺术语言[J]. 詹武. 中国陶瓷. 2003(03)
[5]语焉不详的中国“现代陶艺”——9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陶艺的现实和问题[J]. 杭间. 文艺研究. 2003(01)
[6]关于中国现、当代陶艺的思考[J]. 白明. 文艺研究. 2003(01)
[7]陶艺个性化的生命历程——现代陶艺多元审美品格的思考[J]. 覃西娅. 艺术探索. 2001(06)
[8]中国现代陶艺的沉思[J]. 钟鸣. 美术. 1990(06)
[9]三十年来我国陶瓷考古的收获[J]. 冯先铭.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0(01)
硕士论文
[1]传统媒材介入当代艺术作品及其意义的探索[D]. 李响.东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68562
【文章来源】: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2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I古希腊陶瓶距今6000多年
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中国陶瓷器的影响,但它不同于中国陶瓷器的异质性,仍然与中国陶瓷器成为世界两大陶瓷器中的一支。(如图2)欧洲的陶瓷发展较晚,中图2伊斯兰陶瓷世纪欧洲陶瓷艺术的发展,最初是伊斯兰陶器经过西班牙传入意大利,在意大利发展成风格独具的锡釉花饰器,再越过阿尔卑斯山,在法国出现锡釉软质瓷,直到公元17世纪荷兰代尔夫特锡釉陶以仿制中国青花瓷和五彩瓷而闻名天下。可以说中世纪欧洲艺术是在伊斯兰陶器和中国瓷器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便会产生出一件件新颖别祯教授是这方面的先行者,他的意外之正是利用了二次烧成的釉的开裂效果,为千古绝唱。这件作品或许使周教授的,却不是周教授对材料认识的开始。在回顾中我们看到,在这之前周国祯教授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如首次在雕塑作釉,在《雪豹》产生后又开始从无意的有意的残缺机理的探索与追求,结果出机理的效果。如集珠的《波斯猫》,气如图4),缩釉的《金蟾》等等。“他大胆砂泥等去表现古朴粗犷、手感泥味的大进了一大步”。这朴素美残缺美正是对陶艺魅力之所在。诸如此类的例子如今陶瓷材料的自然属性,归附陶瓷材料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情境中当代陶艺的走向[J]. 戴雨享.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07(01)
[2]论中国当代艺术的介入性[J]. 叶洪图.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5(02)
[3]当代实验陶艺的“迷离”现状[J]. 张甘霖,袁庆庆. 雕塑. 2005(03)
[4]陶艺—现代艺术语言[J]. 詹武. 中国陶瓷. 2003(03)
[5]语焉不详的中国“现代陶艺”——9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陶艺的现实和问题[J]. 杭间. 文艺研究. 2003(01)
[6]关于中国现、当代陶艺的思考[J]. 白明. 文艺研究. 2003(01)
[7]陶艺个性化的生命历程——现代陶艺多元审美品格的思考[J]. 覃西娅. 艺术探索. 2001(06)
[8]中国现代陶艺的沉思[J]. 钟鸣. 美术. 1990(06)
[9]三十年来我国陶瓷考古的收获[J]. 冯先铭.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0(01)
硕士论文
[1]传统媒材介入当代艺术作品及其意义的探索[D]. 李响.东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68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368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