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合作背景下温点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1 13:07
截止2006年底,我国已有271个城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数量已超过全国城市总数的1/3。据统计,优秀旅游城市的旅游经济总量约占全国旅游经济总量的85%,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和拉动力量,成为我国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目标的中坚。但在这种快速发展的势头下,也出现了一些城市旅游发展的误区和不和谐现象:一、从总体上来说,优秀旅游城市群体中还存在着较严重的城市旅游发展不平衡现象,在部分知名的热点优秀旅游城市之外,还有大量优秀旅游城市“温而不热”,而理论和实践中的研究工作多围绕一些典型、著名的旅游城市展开,涉及后者的很少;二、许多优秀旅游城市没有城市旅游,其发展模式为集散中心加旅游景区,而没有把城市本身作为一个中心目的地来发展,这一点在温点城市表现尤为突出;三、在当前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实践中,主要是强强联合,涉及强弱联合、弱弱联合的较少,温点城市和地区在借助区域合作以带动其自身旅游发展方面得益相对有限。因此,本文将研究对象锁定为我国优秀旅游城市群体中的“温点”,提出了温点优秀旅游城市的概念,并结合区域旅游合作的背景,探讨其城市旅游的提升发展。以期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从而对我国温...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05年主要优秀旅游城市区位商图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合肥市旅游业经济效益分析[J]. 杨道建,徐海峰,杜明拴,刘露萍. 江苏商论. 2006(12)
[2]云南旅游投融资问题思考[J]. 阮晓明. 科技创业月刊. 2006(08)
[3]近十年国外城市旅游研究进展[J]. 郑嬗婷,陆林,章锦河,杨钊. 经济地理. 2006(04)
[4]山地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规划探讨[J]. 肖胜和,孙治,包亚芳.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6(02)
[5]城郊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探讨[J]. 罗艳菊,黄宇,田定湘. 江苏商论. 2006(04)
[6]关于城市旅游的几点思考[J]. 刘德谦.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06(01)
[7]基于区位商分析的区域产业结构实证研究[J]. 刘晓红,李国平. 统计与决策. 2006(05)
[8]略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及其发展战略[J]. 杨文棋.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9]广西城市经济分析与发展研究[J]. 李少游,林亮,张烈平. 经济地理. 2005(06)
[10]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体系分析[J]. 张蕾. 城市问题. 2005(05)
本文编号:3582835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05年主要优秀旅游城市区位商图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合肥市旅游业经济效益分析[J]. 杨道建,徐海峰,杜明拴,刘露萍. 江苏商论. 2006(12)
[2]云南旅游投融资问题思考[J]. 阮晓明. 科技创业月刊. 2006(08)
[3]近十年国外城市旅游研究进展[J]. 郑嬗婷,陆林,章锦河,杨钊. 经济地理. 2006(04)
[4]山地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规划探讨[J]. 肖胜和,孙治,包亚芳.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6(02)
[5]城郊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探讨[J]. 罗艳菊,黄宇,田定湘. 江苏商论. 2006(04)
[6]关于城市旅游的几点思考[J]. 刘德谦.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06(01)
[7]基于区位商分析的区域产业结构实证研究[J]. 刘晓红,李国平. 统计与决策. 2006(05)
[8]略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及其发展战略[J]. 杨文棋.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9]广西城市经济分析与发展研究[J]. 李少游,林亮,张烈平. 经济地理. 2005(06)
[10]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体系分析[J]. 张蕾. 城市问题. 2005(05)
本文编号:3582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582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