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德上寨乡村旅游发展对策思考
发布时间:2022-01-21 11:11
乡村旅游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对于我国农村地区的进步、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如果开发不当,其后果也是严重的,比如资金的浪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农田荒芜、农民投资得不到补偿等等,这对于我国原本就薄弱的农村发展体系是极其不利的。尤其是在“中国乡村游”主题年提出之后,各地政府机关和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会进一步加强农业旅游、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力度,也会导致一些领导为了追求政绩而盲目跟风的现象,因此更需要对乡村旅游的开发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乡村旅游在国外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研究,其研究的内容较为宽泛,研究手段也多采用定量研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乡村旅游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研究。国内目前对乡村旅游的研究还较局限,大多是对城郊型乡村旅游发展或是以城市为研究的对象,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旅游的发展也研究的不多,在开发实践中也没有可以参考的典型发展模式。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以贵州黔东南州朗德上寨为例,对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朗德上寨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探讨适合该地的旅游开发对策,丰富国内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研究案例,并为我国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一些参考。本文第一...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与论文结构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田野调查法
1.3.3 跨学科研究法
2.国内外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
2.1 基本概念解析
2.1.1 乡村的概念、特性和资源构成
2.1.2 乡村旅游的概念与性质
2.2 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2.2.1 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
2.2.2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2.3 国内乡村旅游的特点
2.3.1 休闲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功能
2.3.2 供给方必须提供有特色的产品
2.3.3 旅游时间短、花费少
2.3.4 参与性不强
2.4 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3.朗德上寨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
3.1 朗德上寨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概述
3.1.1 朗德上寨的自然条件
3.1.2 朗德上寨的旅游资源
3.1.3 朗德上寨乡村旅游管理方式
3.1.4 朗德上寨乡村旅游开发成效
3.2 朗德上寨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
3.2.1 对乡村旅游的认识有限,民族文化保护不力
3.2.2 从产品开发的角度来看,结构单一、项目少,导致旅游消费低
3.2.3 村民缺乏服务意识,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3.2.4 缺乏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科学管理
4.朗德上寨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4.1 加强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保护民族文化传统
4.1.1 增强当地村民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4.1.3 成立民族文化展览室
4.1.4 制定相关奖罚措施
4.2 完善旅游产品结构、丰富旅游活动项目,增加旅游收入
4.2.1 开发参与型乡村旅游产品
4.2.2 根据资源情况,丰富旅游项目
4.2.3 开发富有特色的旅游商品
4.3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村民整体素质
4.3.1 定期举办文化培训班
4.3.2 组织村民外出学习,吸取经验
4.4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加强规范管理
4.4.1 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4.4.2 以工分制为主,辅以其他管理方式,加强科学管理
4.4.3 建立强有力的管理主体
4.5 筹集旅游发展资金
4.5.1 多渠道、多途径的筹集旅游发展资金
4.5.2 制定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
4.5.3 吸引和利用外地资金开发旅游项目
4.6 积极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4.6.1 加快和加强天然林和人工林的保护与开发
4.6.2 尽量推出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旅游项目
4.6.3 推广和建立旅游绿色系统网络
4.6.4 加强乡村生态环境管理和宣传教育
4.7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村为例[J]. 罗永常.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2]浅析贵州乡村民族旅游开发——郎德、天龙、中洞模式比较[J]. 杨兴洪. 贵州民族研究. 2005(04)
[3]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比较与对策分析[J]. 邹统钎. 旅游学刊. 2005(03)
[4]现代性、后现代性与乡村旅游[J]. 左晓斯. 广东社会科学. 2005(01)
[5]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 何景明,马泽忠,李辉霞. 农村经济. 2004(07)
[6]黄山市乡村旅游初步研究[J]. 黄成林. 人文地理. 2003(01)
[7]我国乡村旅游高级化的产品设计导向[J]. 吕连琴,刘爱荣.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2(04)
[8]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 何景明,李立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5)
[9]西南地区观光农业发展与经营特点初探——以成都市龙泉驿区“农家乐”为例[J]. 李学东,郭焕成. 经济地理. 2001(03)
[10]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王继权. 生态经济. 2001(01)
本文编号:3600152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与论文结构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田野调查法
1.3.3 跨学科研究法
2.国内外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
2.1 基本概念解析
2.1.1 乡村的概念、特性和资源构成
2.1.2 乡村旅游的概念与性质
2.2 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2.2.1 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
2.2.2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2.3 国内乡村旅游的特点
2.3.1 休闲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功能
2.3.2 供给方必须提供有特色的产品
2.3.3 旅游时间短、花费少
2.3.4 参与性不强
2.4 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3.朗德上寨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
3.1 朗德上寨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概述
3.1.1 朗德上寨的自然条件
3.1.2 朗德上寨的旅游资源
3.1.3 朗德上寨乡村旅游管理方式
3.1.4 朗德上寨乡村旅游开发成效
3.2 朗德上寨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
3.2.1 对乡村旅游的认识有限,民族文化保护不力
3.2.2 从产品开发的角度来看,结构单一、项目少,导致旅游消费低
3.2.3 村民缺乏服务意识,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3.2.4 缺乏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科学管理
4.朗德上寨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4.1 加强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保护民族文化传统
4.1.1 增强当地村民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4.1.3 成立民族文化展览室
4.1.4 制定相关奖罚措施
4.2 完善旅游产品结构、丰富旅游活动项目,增加旅游收入
4.2.1 开发参与型乡村旅游产品
4.2.2 根据资源情况,丰富旅游项目
4.2.3 开发富有特色的旅游商品
4.3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村民整体素质
4.3.1 定期举办文化培训班
4.3.2 组织村民外出学习,吸取经验
4.4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加强规范管理
4.4.1 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4.4.2 以工分制为主,辅以其他管理方式,加强科学管理
4.4.3 建立强有力的管理主体
4.5 筹集旅游发展资金
4.5.1 多渠道、多途径的筹集旅游发展资金
4.5.2 制定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
4.5.3 吸引和利用外地资金开发旅游项目
4.6 积极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4.6.1 加快和加强天然林和人工林的保护与开发
4.6.2 尽量推出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旅游项目
4.6.3 推广和建立旅游绿色系统网络
4.6.4 加强乡村生态环境管理和宣传教育
4.7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村为例[J]. 罗永常.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2]浅析贵州乡村民族旅游开发——郎德、天龙、中洞模式比较[J]. 杨兴洪. 贵州民族研究. 2005(04)
[3]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比较与对策分析[J]. 邹统钎. 旅游学刊. 2005(03)
[4]现代性、后现代性与乡村旅游[J]. 左晓斯. 广东社会科学. 2005(01)
[5]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 何景明,马泽忠,李辉霞. 农村经济. 2004(07)
[6]黄山市乡村旅游初步研究[J]. 黄成林. 人文地理. 2003(01)
[7]我国乡村旅游高级化的产品设计导向[J]. 吕连琴,刘爱荣.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2(04)
[8]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 何景明,李立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5)
[9]西南地区观光农业发展与经营特点初探——以成都市龙泉驿区“农家乐”为例[J]. 李学东,郭焕成. 经济地理. 2001(03)
[10]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王继权. 生态经济. 2001(01)
本文编号:36001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600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