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会/副省级城市国内旅游发展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2-02-13 10:33
近年来,我国旅游发展出现了两大变化: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国内旅游快速增长并占据了主导地位。二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省会及副省级城市成为区域旅游的客源中心、集散中心和主要旅游目的地,在区域旅游发展中起到增长极及龙头带动作用。由于各省会和副省级城市人口规模、交通区位、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各城市之间国内旅游发展呈现出一定的不均衡性。这些城市之间国内旅游发展的差异有多大,具有什么样的空间分布规律,形成差异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自身发展的比较优势在哪里,选择何种合适的发展战略等,是本文关注的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以我国32个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直辖市除外)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多年统计数据,以绝对指标(国内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收入规模-位序关系、位次变化、单位面积和单位人口接待旅游人次变化)和相对指标(HHI指数、CRn指数、游客密度指数、基尼系数)对各个城市国内旅游存在的差异进行验证,揭示空间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选取城市旅游发展的七大影响因素(资源丰度、GDP总量、人口密度、距离及交通区位、旅游投资、旅游接待、游客满意度),构建3个模型,分析了国内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国内旅游发展阶段划分??Figure?1-1?Development?stages?of?domestic?化urism??
中一个要素突出,那么该要素就占据了一定的相对优势。??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理论。是指在商品或服务贸易交换中,两个??己所拥有生产要素的多少和质量好坏,在比较中认识其优势。??中,即各个省份或城市在提供旅游服务交换时,W各地区自身??提,从资源、交通、区位、经济、人口等各方面进行比较,取??势条件,或者在条件都较差的情况下取其相对较优的一个,从??使得各地区或城市旅游业获得最优发展。??D对接模型??
旅巧偏好f?、安全保证??图2-2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孙根年,2001)??Figure?2-2?Interaction?between?tourist?places?and?destinations?(Gennian?Sun,?2001)??2001年孙根年W引用Knetsch?J?iT耐影响旅游业发展多种因素的分化简化??了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形成了图2-2的0-D对接系统模型。该模型分别从需求(客??源地断面)、区位(旅游通道)及供给(旅游区断面)不同角度给出了旅游业的??各项地域影响因素。从定量角度选取,客源地断面主要受到人口多少、收入高低??的影响,旅游区主要受到资源丰度、社会经济的影响,而通道主要是距离及可达??性,即航空客运量及铁路客运量的多少。如果将国内旅游看作是一种服务性贸易,??那么各地区就像是国与国之间一样的独立个体,供给方主要取决于资源、经济、??交通,资源是一种吸引为,经济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交通是实现交易的途径;而??需求方主要取决于人口及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西部六大热点城市入境与国内旅游发展及比较优势分析[J]. 李晋华,孙根年. 经济地理. 2015(01)
[2]服务贸易结构、比较优势与劳动力成本[J]. 梁俊伟,马卫红.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3]旅游业要素禀赋、产业集聚与本地市场效应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 聂玮. 中国集体经济. 2014(33)
[4]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中国旅游业利用外资策略[J]. 太平. 旅游学刊. 2014(10)
[5]要素禀赋是否影响了贸易结构?——基于经验研究文献的述评[J]. 薛蕊,苏庆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4(02)
[6]要素异质性与要素禀赋同质化定理——基于三国贸易动态收益的一般均衡模型[J]. 韩忠亮. 国际贸易问题. 2014(01)
[7]中国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经济增长关系的空间计量分析[J]. 刘佳,赵金金,张广海. 经济地理. 2013(04)
[8]入境港澳台游客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特征研究[J]. 杨丽琼,马仪亮,杨劲松,赵陶钧. 特区经济. 2012(12)
[9]我国滨海地区入境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J]. 张广海,朱微微.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2(11)
[10]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刘佳,赵金金. 经济问题探索. 2012(11)
博士论文
[1]资源—市场合作驱动下区域旅游发展机制研究[D]. 黄雪莹.北京交通大学 2014
[2]旅游投资研究[D]. 邢雅楠.天津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西部地区旅游发展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 方梦园.重庆工商大学 2014
[2]基于增长极的小城镇发展规划研究[D]. 王俊梅.重庆大学 2014
[3]海南过夜旅游者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 王玉君.海南大学 2013
[4]我国国内旅游的抗周期性及时空动态分析[D]. 周露.陕西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23032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国内旅游发展阶段划分??Figure?1-1?Development?stages?of?domestic?化urism??
中一个要素突出,那么该要素就占据了一定的相对优势。??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理论。是指在商品或服务贸易交换中,两个??己所拥有生产要素的多少和质量好坏,在比较中认识其优势。??中,即各个省份或城市在提供旅游服务交换时,W各地区自身??提,从资源、交通、区位、经济、人口等各方面进行比较,取??势条件,或者在条件都较差的情况下取其相对较优的一个,从??使得各地区或城市旅游业获得最优发展。??D对接模型??
旅巧偏好f?、安全保证??图2-2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孙根年,2001)??Figure?2-2?Interaction?between?tourist?places?and?destinations?(Gennian?Sun,?2001)??2001年孙根年W引用Knetsch?J?iT耐影响旅游业发展多种因素的分化简化??了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形成了图2-2的0-D对接系统模型。该模型分别从需求(客??源地断面)、区位(旅游通道)及供给(旅游区断面)不同角度给出了旅游业的??各项地域影响因素。从定量角度选取,客源地断面主要受到人口多少、收入高低??的影响,旅游区主要受到资源丰度、社会经济的影响,而通道主要是距离及可达??性,即航空客运量及铁路客运量的多少。如果将国内旅游看作是一种服务性贸易,??那么各地区就像是国与国之间一样的独立个体,供给方主要取决于资源、经济、??交通,资源是一种吸引为,经济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交通是实现交易的途径;而??需求方主要取决于人口及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西部六大热点城市入境与国内旅游发展及比较优势分析[J]. 李晋华,孙根年. 经济地理. 2015(01)
[2]服务贸易结构、比较优势与劳动力成本[J]. 梁俊伟,马卫红.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3]旅游业要素禀赋、产业集聚与本地市场效应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 聂玮. 中国集体经济. 2014(33)
[4]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中国旅游业利用外资策略[J]. 太平. 旅游学刊. 2014(10)
[5]要素禀赋是否影响了贸易结构?——基于经验研究文献的述评[J]. 薛蕊,苏庆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4(02)
[6]要素异质性与要素禀赋同质化定理——基于三国贸易动态收益的一般均衡模型[J]. 韩忠亮. 国际贸易问题. 2014(01)
[7]中国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经济增长关系的空间计量分析[J]. 刘佳,赵金金,张广海. 经济地理. 2013(04)
[8]入境港澳台游客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特征研究[J]. 杨丽琼,马仪亮,杨劲松,赵陶钧. 特区经济. 2012(12)
[9]我国滨海地区入境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J]. 张广海,朱微微.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2(11)
[10]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刘佳,赵金金. 经济问题探索. 2012(11)
博士论文
[1]资源—市场合作驱动下区域旅游发展机制研究[D]. 黄雪莹.北京交通大学 2014
[2]旅游投资研究[D]. 邢雅楠.天津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西部地区旅游发展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 方梦园.重庆工商大学 2014
[2]基于增长极的小城镇发展规划研究[D]. 王俊梅.重庆大学 2014
[3]海南过夜旅游者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 王玉君.海南大学 2013
[4]我国国内旅游的抗周期性及时空动态分析[D]. 周露.陕西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23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623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