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常庄的邻里互助研究 ——以丧葬仪式为例
发布时间:2022-11-02 20:54
人生有四大仪礼:分别是出生礼、成人礼、婚礼、葬礼。其中,葬礼是人生的通过仪式当中最重要的仪式,它不仅是人类由阳间通往阴间的通过仪式,寄托着包括子孙后辈在内的亲属们对死者的不舍与祝福,也是农村当中衡量子孙后辈孝顺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丧礼是农村中受到重视程度最高的人生仪礼。从它受重视的程度和参与人数都可以看出人们对它的高度重视。因为参与人数众多,丧葬仪式不是任何一个家庭可以单独胜任的。要完满地完成丧葬仪式过程当中所有的仪式以及接待工作,必须有专门的了解丧葬知识的老者的指导,需要具有领导才能的村民对整个丧葬仪式过程进行组织、协调,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作为后盾,甚至是物品的互助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遭遇大事的时候,村民的相助、邻里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丧葬仪式可以把整个村庄的人都利用、团结起来,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通过对丧葬仪式过程进行分析,可以直观地看出农村的邻里互助情况,也是研究农村邻里互助的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为了更好地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取的是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后常庄作为田野调查的对象进行分析。在研究视角方面,本文主要采取主位与客位相...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
四、研究意义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后常庄的自然与社会特征
一、自然特征
二、人文特征
第二章 后常庄的丧葬仪式过程分析
一、丧葬仪式过程分析
二、丧葬仪式过程中的邻里互助
第三章 后常庄邻里的特点
一、农村邻里的特点
二、农村邻里互助
第四章 后常庄邻里互助的类别
一、经济互助
二、劳力互助
三、精神互助
第五章 后常庄邻里互助中的差别性分析
一、血缘亲疏在互助中的差别
二、性别差异在互助中的差别
三、地域远近在互助中的差别
第六章 后常庄邻里互助的功能分析
一、满足村民各种需求
二、大事相助
三、密切关系、体现温情
四、有助于农村社会稳定
五、有助于对村民进行道德教育
六、邻里互助是一种人情储蓄
第七章 农村邻里关系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一、农村邻里关系的发展趋势
二、农村邻里关系局部强化、整体淡化的原因分析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国同构”观念的形成、实质及其影响[J]. 舒敏华.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2]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J]. 贺雪峰. 政治学研究. 2000(03)
本文编号:3700253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
四、研究意义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后常庄的自然与社会特征
一、自然特征
二、人文特征
第二章 后常庄的丧葬仪式过程分析
一、丧葬仪式过程分析
二、丧葬仪式过程中的邻里互助
第三章 后常庄邻里的特点
一、农村邻里的特点
二、农村邻里互助
第四章 后常庄邻里互助的类别
一、经济互助
二、劳力互助
三、精神互助
第五章 后常庄邻里互助中的差别性分析
一、血缘亲疏在互助中的差别
二、性别差异在互助中的差别
三、地域远近在互助中的差别
第六章 后常庄邻里互助的功能分析
一、满足村民各种需求
二、大事相助
三、密切关系、体现温情
四、有助于农村社会稳定
五、有助于对村民进行道德教育
六、邻里互助是一种人情储蓄
第七章 农村邻里关系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一、农村邻里关系的发展趋势
二、农村邻里关系局部强化、整体淡化的原因分析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国同构”观念的形成、实质及其影响[J]. 舒敏华.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2]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J]. 贺雪峰. 政治学研究. 2000(03)
本文编号:3700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700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