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社区参与促进世界自然遗产地开发保护的作用机制——湖南崀山案例

发布时间:2022-11-03 17:52
  基于世界自然遗产地与所属地社会、经济、生态大系统环境的互动演化关系,文章将社区参与促进自然遗产地开发保护的作用,纳入市场供需均衡的内生约束里,考察在供需均衡的内生约束下,遗产地生态位提升的优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参与通过确权、保权、设权和增权的四方面作用,改变了遗产地的需求、资源、技术及制度等活化因子变量;提高了世界遗产地生态位及旅游发展质量。最后,结合崀山的案例分析,为世界遗产地的旅游保护开发提供一条社区参与的可行路径。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社区参与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开发的生态特征
    1.1 社区参与的资源新定位
    1.2 社区参与的空间依存性
    1.3 社区参与的结构动态性
    1.4 社区参与的演化变异性
2 社区参与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位的影响因子
    2.1 需求因子
    2.2 资源因子
    2.3 技术因子
    2.4 制度因子
3 遗产地保护开发的社区“四权”参与模型
    3.1 基本假设与模型
    3.2 最优解及其相关推论
4 案例——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开发
    4.1“确权”——培育生态位主体
    4.2“保权”——完善生态位定位
    4.3“设权”——强化生态位扩展
    4.4“增权”——协调生态位产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路径依赖视角的旅游资源诅咒演化模型[J]. 李文静,张朝枝.  资源科学. 2019(09)
[2]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生态系统能值分析[J]. 隋春花,陆宏芳.  生态环境学报. 2019(07)
[3]旅游地居民感知公平、关系质量与环境责任行为[J]. 何学欢,胡东滨,粟路军.  旅游学刊. 2018(09)
[4]反公共地悲剧:乡村旅游经营行为研究[J]. 杨琴,田银华.  旅游学刊. 2018(08)
[5]世界遗产旅游地社区居民利益诉求空间分异——以天山大峡谷为例[J]. 王松茂,郭英之,何昭丽,王艳威,潘稼佳.  经济地理. 2018(09)
[6]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业发展格局判识及空间体系建构[J]. 马勇,童昀.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6)
[7]世界工业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J]. 崔卫华,王之禹,徐博.  经济地理. 2017(06)
[8]遗产地农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制度嵌入性——丹霞山瑶塘村与断石村比较研究[J]. 王华,郑艳芬.  地理研究. 2016(06)
[9]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路径转向研究——以贵州西江苗寨为例[J]. 董法尧,陈红玲,李如跃,吴建国.  生态经济. 2016(04)
[10]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参与内生动力实证研究[J]. 曹兴平.  贵州民族研究. 2016(03)



本文编号:37003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7003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e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