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贫困视角下的旅游扶贫与空间正义研究——以贵州施秉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社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5-04-01 03:47
旅游扶贫作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亦存在众多社会矛盾,然而以往研究更多强调主体利益,而未从空间的本质去探讨社会矛盾的表现及过程。本文从多维贫困视角,以施秉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的牌楼冲社区为例,通过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旅游扶贫产生的空间非正义的问题。研究认为,旅游扶贫对社区产生的效应有经济收入增加但不均衡、村民参与旅游但机会不平等和旅游服务技能提升但参与能力欠缺三方面,这是由资源不公正分配、村民自主决策权缺失和社区参与边缘化等空间非正义过程导致的。本研究对中国传统乡村向旅游乡村转型的空间再组织过程中,由经济制度、旅游政策、资本、发展话语与实践所带来的社会冲突与风险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也促进对旅游扶贫的效应及其空间正义问题的反思。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38893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2 旅游扶贫与空间正义关系图
(1)在多维贫困视角下,旅游扶贫对地方村民的影响存在积极和消极效应。在经济方面,当地整体经济收入增加、村民经济收益提高但发展不平衡;在能力方面,村民的服务技能提升,但旅游发展能力欠缺;在权利方面,村民得以参与旅游发展,但参与机会不均等。(2)旅游扶贫的积极效应掩盖了空间非正义的过....
图1 施秉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及牌楼冲社区区位图
本研究案例地施秉喀斯特遗产地位于国家级贫困县施秉县境内,施秉地处中国西南黔东南山区,是一个只有13万人口的农业县,20余年的旅游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2014年,施秉喀斯特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名录,成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系列遗产的组成部分,遗产地面积为10280公顷,缓冲区....
本文编号:4038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4038893.html
上一篇:阆中古城旅游深度开发与保护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