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武陵山片区 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 对策
【摘要】:以武陵山片区为研究对象,在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二者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了科学编制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优质品牌、创建融合发展机制等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
【关键词】: 武陵山片区 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 对策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MZ057) 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基金(14K080) 吉首大学社会科学处课题(13JDY44)
【分类号】:F592.7;G1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武陵山片区作为国务院确定的“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验区(国发[2009]3号),涉及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的11个地(市、州)、71个县(区、市),片区国土总面积17.18万平方公里,2010年末总人口3645万,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文彰;;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几个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谭宏;谷继建;;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析[J];长白学刊;2010年01期
3 鲍洪杰;王生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8期
4 尹华光;彭小舟;于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尹华光;费建杰;谢莎;;生态旅游视角下景区居民利益感知研究——以武陵源风景区为例[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梅红霞;;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举措[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尹华光;彭小舟;;文化与旅游关系探微[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年10期
8 田祖国,钟海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汪清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整合创新模式研究——以佛山市文化与旅游产业为例[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戴楚洲;;加快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思考[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丽君;方宏杰;;商丘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王晓林;;介入少数民族体育的龙江观光农业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3 周文彰;;文化的出路就是经济转型升级之路[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王龙飞;;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市场化发展的思考[J];搏击(体育论坛);2012年01期
5 张慧;;旅游业与邮政业融合发展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周小华;;用数字化实现高校学报的专业化[J];编辑之友;2012年06期
7 吴巧新;吴殿廷;;长江三角洲散客旅游市场整合分析[J];商业研究;2007年04期
8 瞿孝军;;张家界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问题研究[J];沧桑;2011年04期
9 从佳琦;;加快发展河北省文化旅游产业的战略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08年02期
10 罗爱红;朱珠;;试论镇江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策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松茯;陈思;;文化产业下哈尔滨建筑遗产的独特性与保护模式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2 廉同辉;王金叶;;基于灰色关联的自然保护区居民旅游感知研究——以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为例[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杨小雨;李话语;曾克峰;;构建中原旅游圈的四大要素分析[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6优秀学术论文集(地理科学类)[C];2006年
4 朱兰玉;;武汉城市圈区域旅游发展的思考[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5 刘传华;曹靖;陈彩虹;张宏磊;田谆君;王岚;;宁镇扬旅游区域合作的基础及其战略[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顾金孚;王显成;;浙江旅游创新的理念、实践与途径[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7 杨小雨;于吉涛;曾克峰;;构建中原旅游圈的四大要素分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8 张雍雍;朱静怡;徐溯源;;文化产业空间布局与区域城镇发展互动机制初探——以浙江文化城·暨海宁文化产业集聚区规划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9 李志飞;夏磊;;中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李旭光;董燕;;关于提升沈阳文化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永博;文化遗产旅游景观意象结构性评价与信息化传播[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艳玲;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韩顺法;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胡安徽;历史时期武陵山区药材产地分布变迁研究(618-1840)[D];西南大学;2011年
5 段军芳;生态约束机制下创意产业聚集的组织演化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6 李振亭;中国西部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关联度及经济协调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马晓君;成长型企业无形资产统计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张正国;区域旅游合作的系统学分析及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张晨;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10 伍向阳;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雄;对我国旅游、体育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叶曼;安徽省黄山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研究与态势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原秀丽;城镇化与节庆体育和谐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殷乔尼;创意设计对于实业型企业生产力的激发效应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杨俊;铜陵市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田中玉;潍坊风筝运动发展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贺伶俐;基于生态位重叠理论的闽台森林公园(森林游乐区)对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果;影视媒体在旅游景区促销中的效果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9 刘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区域比较[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陆蓓;中国旅游产业融合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晓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评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杜忠潮;邢东兴;李玲;;汉唐帝陵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分析——陕西省茂陵、乾陵实证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吴颖,刘志迎,丰志培;产业融合问题的理论研究动态[J];产业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4 郭康;构建我国最大的区域旅游协作系统──北方旅游协作区[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5年03期
5 王琦;陈才;;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的耦合度分析[J];地理科学;2008年02期
6 郑耀星;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新路——制订《闽西南五市旅游合作发展规划纲要》的深层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7 张佑祥,仇小敏;发展文化产业与观念转变论纲[J];文史博览;2005年06期
8 王孔雀;;理论界关于文化生产力的研究和探索简述[J];改革与开放;2009年05期
9 王慧敏;;旅游产业的新发展观:5C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6期
10 王言峰;牛泽东;马瑜;;城市化与环境耦合关系的实证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秀梅邋本报记者 李晶琳;[N];黑龙江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杨阳腾;[N];经济日报;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凤萍;张骏;;旅游产业与电影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年05期
2 杨其广;;金融如何融合文化[J];中国金融家;2012年04期
3 吴金艳;;南宁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策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年07期
4 付瑞红;;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路径[J];经济师;2012年09期
5 田颖;;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探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2年08期
6 韩宾娜;胡天舒;;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暨首届东北旅游论坛纪要[J];人文地理;2013年02期
7 冯晓棠;;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述评[J];中国市场;2014年04期
8 ;国务院部署推进文化创意设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J];硅谷;2014年03期
9 俞强;;探寻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J];浙江经济;2014年13期
10 吴银珍;;关于山西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J];前进;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梁学成;;基于产业融合发展实践的旅游业属性与特征研究[A];2014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武义青;张云;刘雪梅;;环京津地区观光农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策略[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晶;推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N];江西日报;2011年
2 记者 班若川;大力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N];中国旅游报;2011年
3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李忠鹏;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N];人民日报;2012年
4 南宁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所长 吴金艳;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N];广西日报;2012年
5 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景俊海;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N];人民日报;2012年
6 本报特派记者 朱洪升;加快体育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N];联合日报;2012年
7 赵永新 张红;顺应产业融合趋势 推进京冀产业融合发展[N];河北日报;2012年
8 记者 李伟;全面推进产业融合发展[N];重庆日报;2013年
9 记者 彭业忠 通讯员 田明峰;让非遗保护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N];湖南日报;2014年
10 记者 韦铭;以项目为抓手 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N];南京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梁伟军;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郑明高;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雪婷;中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刘兴刚;吉林省汽车与石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3 徐婕萍;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邓莹璐;桂林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赵磊;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6 谢丽君;宁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7 刘超;文化地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4年
8 李程;民族文化与湘西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丁宁;旅游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宁;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旅游企业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50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550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