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出处:《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金融 农村经济增长 格兰杰因果检验 VAR模型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多维度的构建和谐的农村金融环境,合理引导农村资金回流,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与方向。农村金融发展历来得到国家的重视: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发展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合理优化农村金融市场,推动农村金融好快发展;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强调从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和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支持农村经济增长;2015年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指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要主动适应农村实际、农业特点、农民需求,同时完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和强化农村普惠金融。可见,农村金融作为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手段,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保障机制,它的研究意义重大。本研究从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究二者的辨证关系。首先探究农村地区金融、农村地区经济增长的基本内涵,设计理论平台;从需求与供给角度入手分析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农民收入入手分析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增长的现状;选取黑龙江省1990-2012年年度统计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VAR模型探究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辨证关系,研究显示: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发展关系,且农村金融规模、农村金融效率以及农村金融结构的正向冲击有利于改善现有自身条件;农村金融的结构与实际规模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任何单一因素均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对策。
[Abstract]:The eighteen Party Congress "to improve the modern financial system, build a multi-dimensional harmonious rural financial environment, reasonable guide the flow of capital in rural areas, provide the impetus and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inanc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inance has gained national attention: 2013 central document clearly pointed out that the rural financial system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o optimize the rural financial market, promoting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so fast; in 2014 the central document stressed from strengthening the financial sector agriculture duties, and increase agricultural insurance support to support rural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2015 annual central document especially pointed out that the deepening rural financial reform and innovation to adapt to the actual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e, rural, farmers demand, and improve the new agricultural business entities and strengthening 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Inclusive Finance. Therefore, rural finance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the rural economy and the degree of social harmony, is the safeguard mechanism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t is the important research significance. In this study, starting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analysis by means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explore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First explores the rural financial basic. The connot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in rural areas, the design theory plat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and dem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from the total economy, economic structure, infrastructur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economic growth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with the income of the farmers; taking the annual 1990-2012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statistical data, using cointegration test, Grainger test test research shows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eilongjiang Province, explore the rural finance and rural economic growth VAR model: two there is a long-term equilibrium development The Department, and the rural financial scale, the positive impact of rural financial efficiency and rural financial structure to improve its existing conditions; structure of rural finance and the real size has a strong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there are not any single factor Grainger causality.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results of empirical analysis,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rural fin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35;F3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长全,刘亮;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规范与创新[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2003年03期
2 邱跃民;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J];金融纵横;2003年03期
3 ;《农村金融与市场经济》推介书[J];农村金融与市场经济;2003年03期
4 赵元华,丁忠民;农村金融市场的规范与发展[J];新疆农垦经济;2003年04期
5 肖光庆,罗洪波;对农村金融重组与发展的思考[J];西南金融;2003年06期
6 蒋扶中;当前农村金融总体布局的思考[J];新疆金融;2003年04期
7 ;周小川: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需系统推进[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3年09期
8 冯兴元 ,何广文;农村金融为何不姓“农”[J];中国改革;2003年08期
9 周晓棠;当前我国城乡差距与发展农村金融[J];中国流通经济;2003年11期
10 刘延力;农村金融结构的多样化分析[J];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长安;赵涟泓;;农村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探讨[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苏亚拉图;;改革和完善我国西部农村金融服务的思考[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方中;;20世纪30年代农村金融濒临枯竭问题初探[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4 孟春;高伟;;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需要破解的几个难题[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08)[C];2009年
5 蔡力峰;;农村金融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郭明兰;;加快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7 何广文;李莉莉;;从系统论视角看农村金融改革[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暨青年学术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王蕾;谭东明;王静;;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A];黑龙江省农业工程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定;;山西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及对策[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黄明;苏晓凤;胡舒予;;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马玉荣;农村金融,下一个投资盛宴?[N];证券日报;2006年
2 张元红;增强农村金融体系服务“三农”的能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农发所 张军;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构建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4 曾刚;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支持和保障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肖东平 李娅;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路径选择[N];中国税务报;2007年
6 陈遇雨;农村金融边缘化亟待关注[N];中国文化报;2006年
7 汤敏(作者系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国际上农村金融的成功经验[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8 张海峰;农村金融之“两会”期待:不止点题 更有实意[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王汉 编辑整理;农村金融,,一块等待开垦的热土[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董文胜;三大因素阻碍农村金融发展[N];中国证券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红美;我国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构建与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陈龙;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关系实证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3 严俊哲;延边州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4 王仁伟;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吴海霞;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李川;差异性农村金融结构构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7 孔祥瑞;我国农村金融供求行为选择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8 苑壮;基于金融生态视角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9 王玲;潍坊市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10 张彦素;我国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16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416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