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13 07:31

  本文关键词: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出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粮食产量 灰色关联 主成分 贡献率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粮食的安全生产,粮食乃国民生存之本,所以粮食产量的波动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波动,因此,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深受各国的重视。近年来国内针对三大作物产量综合性研究的学者们较少,几乎是对单一粮食产量或整体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所以本文将剖析1994-2012年影响我国主要粮食水稻、小麦、玉米产量的关键要素,以最大潜力挖掘三大粮食作物的有效增产技术,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民口粮安全阈值。本文最先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变化情况,依此分析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存在耕地、水源、人力等资源的匮乏、农民老龄化严重、农业科技水平的薄弱、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种粮积极性减退、种粮知识及文化素质不高等问题。随后介绍了灰色关联分析法中关联系数、关联度的意义及计算,建立邓氏关联度计算模型,对选取1994-2012年的10个影响因素计算关联系数及关联度,并进行关联度排序,结果表明:有效灌溉面积是影响主要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其次是播种面积和化肥施用量。同时随着农用机械投入的不断增加,弥补劳动力减少的缺口,自然灾害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危害程度在不断减弱,粮食生产过程中抵御灾害能力逐步提高。接下来系统介绍了主成分分析的原理和步骤,利用该原理,对中国粮食产量选取的9个影响因素(忽略农村用电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了三个主成分:人工投入要素(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用机械总动力、劳动力付出)自然灾害是中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化肥施用量影响最为重要。最后依据结论,提出安全性、保护性、时效性的粮食生产建议。
[Abstract]:China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safe production of grain, grain is the basis of national survival, so the fluctuation of grain production directly affects the fluctu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refore. The issue of food security in China is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by many countries.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few scholars in China to study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the yield of the three major crops, which is almost the study of the single grain yield or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overall grain yield.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yield of main grain rice, wheat and corn in China from 1994 to 2012, so as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yield increasing technology of the three major grain crops with maximum potential.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changes of total grain output in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grain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ensure the national food ration safety threshold. According to this analysis, there are shortages of cultivated land, water resources and human resources in food security production in China, the aging of farmers is serious,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weak,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is lagging behind, and the enthusiasm for grain planting is decreasing.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the significance and calculation of the correlation degree in the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method, and establishes the calculation model of Deng's correlation degree.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correlation degree were calculated from 1994 to 2012.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ive irrigated area wa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yield of main crops. Secondly, planting area and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mount.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increase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put, to make up for the shortage of labor force, the harm of natural disasters to the production of main food crops in China is weakening. In the process of grain production, the ability to resist disasters is gradually improved. Then, the principle and step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re introduced systematically, and the principle is used. Based on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9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rain yield selection in China (neglecting the rural electric factor), three principal components were obtained: artificial input elements (effective irrigation area, chemical fertilizer application rate). Natural disaster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of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 in which the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is the most important.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the safety and protection are put forward. Timely grain production suggestions.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6.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俄罗斯粮食增产[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0年12期

2 杨作廪;我国粮食产量上新台阶的问题与对策[J];粮食问题研究;2001年06期

3 ;2001年粮食产量逾4.5亿吨[J];价格与市场;2002年04期

4 郭观涛;乌克兰2001年粮食产量获新高[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2年02期

5 ;2002年粮食产量位列前100名的县(市)[J];调研世界;2003年11期

6 任真;中国粮食产量跌至危险水平[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4年06期

7 ;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连续3年超5000亿公斤[J];种业导刊;2010年01期

8 王荔;赵静;;论机械深施化肥对粮食产量的影响[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0年05期

9 王洪波;;2009年黑龙江垦区粮食产量在世界的排名[J];农场经济管理;2011年09期

10 ;2012/13年度全球粮食产量预计[J];养猪;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鞠正春;柴兰高;曲召令;徐兆春;曾英松;;改“两早”为“两晚”,提升山东粮食产量水平[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2 袁君;;贵州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封志明;张蓬涛;;西部地区退耕的可能规模及其对粮食产量的直接影响[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甘明鑫;;粮食产量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冯明;刘志雄;;湖北省粮食产量气象模型探讨[A];2007农业环境科学峰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刘宗衡;丁鼎治;;河北省化肥施用量和结构的演变及调整发展的前景分析[A];中国化肥100年回眸——化肥在中国应用100年纪念[C];2002年

7 刘会玉;;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省粮食产量变化的多尺度分析[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黄晚华;帅细强;;湖南省粮食产量变化及灾损量模拟分析[A];农业生态与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杨玉建;;黄河三角洲粮食产量和典型影响因素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周俊菊;王静爱;毛睿;;北方地区近40年人口、粮食产量、降水量和人口生活耗水系数的时空动态变化分析[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龙 黄勇 唐钰 泽得康;我州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N];甘孜日报(汉文);2012年

2 统宣 本报记者 姜雪松;粮食产量突破300亿斤[N];哈尔滨日报;2012年

3 韩培培;今年粮食产量有望“九连增”[N];商务时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罗石香;我省今年粮食产量近1080万吨[N];贵州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何平;粮食产量“九连增” 农民增收“九连快”[N];光明日报;2012年

6 孔繁志 记者 郭莹;梨树粮食产量再创新高[N];吉林日报;2012年

7 左右;粮食产量将对通胀产生较大影响[N];证券日报;2013年

8 记者 李子忠;127.4亿公斤,山西粮食产量创新高[N];发展导报;2013年

9 高君 记者 魏立波;粮食产量创新高 一举实现五连增[N];黑河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王彦 吴利红;大种业支撑粮食产量再攀高[N];黑龙江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树涛;区域耕地生产力稳定性评价体系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娄方舟;湖北省工业化、城镇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2 李响玲;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3 高卫;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5年

4 杨夏;1978-2007陕西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张育飞;江西省粮食产量预警系统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05年

6 杜洪波;山东省粮食产量和施肥种类及其数量之间的关联度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7 李涛;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粮食产量预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和文超;土地利用规划中粮食产量的预测方法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高甲甲;退耕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蕊;陕西省粮食产量的灰色—马尔可夫预测[D];兰州商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4180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4180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e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