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茶叶主产区订单农业有效性及契约稳定性研究——以西南地区茶叶生产为例

发布时间:2018-01-13 16:09

  本文关键词:茶叶主产区订单农业有效性及契约稳定性研究——以西南地区茶叶生产为例 出处:《农业现代化研究》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订单农业 茶叶 有效性 稳定性 农户


【摘要】:订单农业是促进产业融合、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重要方式,但订单农业的效果却参差不齐。同时,违约率高、稳定性差是中国订单农业实践中的客观现实。利用西南地区茶叶主产县茶叶种植户调查数据,基于心理契约理论,分析订单农业模式的有效性、稳定性,探讨订单农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尽管订单农业参与率低,只有33.79%茶农参加了订单农业,但无论是农民增收还是技术及服务普及方面,订单农业模式都有效,不过就其效果而言,生产合同模式效果优于销售合同模式。农户对高的相对收益、技术及服务可得性、交易公平合理性、满意度、风险共担关系的感知越强烈,越把交易伙伴视为朋友,农户履行协议可能性越高。在是否履约方面,农户是理性的。只有在不损害自己经济利益时,交易伙伴对农户的人情投资才对农户履行协议起促进作用。因此,应鼓励茶叶加工企业通过生产合同模式与农户展开互利合作;茶叶加工企业应通过推广普及现代茶叶生产技术及服务来提高茶业整体经济效益,并与农户分享,还应加强与农户的沟通、交流,争取得到农户的理解,让农户感受到交易的公平性,提高对交易的满意度,把茶叶加工企业当作帮助自己发家致富的朋友。
[Abstract]:Order agriculture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but the effect of order agriculture is not uniform. At the same time, the default rate is high. Poor stability is an objective reality in the practice of order agriculture in China.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data of tea growers in the main tea producing counties in southwest China, the valid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order agriculture model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theo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nly 33.79% tea farmers took part in the order agriculture although the order agriculture participation rate was low but the farmers' income was increased and the technology and service were popularized. The order agriculture model is effective, but as far as its effect is concerned, the effect of production contract model is better than that of sales contract model. Farmers have higher relative income, technology and service availability, fair and reasonable transaction, and satisfaction. The stronger the perception of risk-sharing is, the more the trading partner is regarded as a friend, and the more likely farmers are to fulfill the agreement. In terms of compliance, farmers are rational. Only if they do not harm their own economic interests. Therefore, tea processing enterprise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carry out mutually beneficial cooperation with farmers through the mode of production contract. Tea processing enterprises should improve the overall economic benefits of tea industry by popularizing modern tea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and share with farmers. They should also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with farmers, and strive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farmers. Let farmers feel the fairness of the transaction,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transaction, tea processing enterprises as a friend to help their families become rich.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商贸系;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JY13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SWU1309417)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企业管理培育学科基金(RCQG207001)~~
【分类号】:F326.12
【正文快照】: 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摆脱农业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彼此割裂的局面,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紧密联系起来,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确保食品安全的必然选择。在农户仍然是中国农业生产主体的现实国情下,订单农业是一种更具有适用性的产业融合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洪浪;卓绍斌;李金燕;;组织有效性分析[J];商界.中国商业评论;2006年09期

2 刘庆相;饶颂;;2008年我国“货币从紧”政策有效性分析[J];价格月刊;2008年05期

3 施刚;;第三配置视角下商会有效性分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刘祥瑞;;中职学校税收基础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新课程(下);2012年12期

5 曾祖梅;粮价上涨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性分析[J];南方农村;2004年06期

6 杨霞;王朝全;;组织有效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之路[J];农村经济;2006年10期

7 于志华;胡保玲;;顾客忠诚计划有效性考量[J];企业研究;2007年03期

8 车维汉;;日本流通系列化的有效性分析——以家电和汽车行业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26期

9 胡君晖;;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特别处理制度有效性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8年03期

10 缪雪荣;;论销售的有效性[J];中国外资;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烨;郭继辉;;基于DEA的上市公司业务转型有效性分析与实例研究[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封思贤;;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罗鸣;;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保险信用评级有效性分析[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2)[C];2010年

4 李烨;郭继辉;;基于DEA的上市公司业务转型有效性分析与实例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莎;中小企业招聘工作有效性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谢桐英;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柯丹娜;从多元智能角度研究初中英语隐性分层教学的有效性[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4 梁摞;国有企业股权改革的有效性分析[D];兰州大学;2016年

5 陈延云;人脸感知在网络教学有效性监督中的研究与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6 郭玉婷;ENE轨道线在A股市场上的有效性分析[D];清华大学;2015年

7 侯斌斌;小学德育主题活动有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8 崔小曼;Y公司股权激励有效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9 戴科星;会员角度下我国行业协会服务有效性的分析[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10 杨鸣哲;造句练习有效性的分析与考察[D];复旦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19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419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3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