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纠纷的量化评估与防控化解——基于2015年全国七省大样本农村调查
本文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农村土地纠纷 量化评估 防控化解 出处:《农村经济》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掌握全国7省190个村1896户农民的基础数据,对农村土地纠纷的发生概率、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量化评估,力求为相关部门及时防控、化解土地纠纷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结果发现:一是2005年以来样本地区土地纠纷发生率低于10%,可推测全国范围内纠纷发生率在10%以内是大概率事件;二是纠纷不具有群体性,但在少数农户中具有一定集中性和反复性,不同地区纠纷的集中程度存在差异;三是在各类纠纷中,承包经营纠纷是最主要的纠纷类型,占到一半以上;四是目前多数纠纷已处理,调解为主要途径;五是土地确权中的纠纷问题并不严重,但某些环节引发的问题要重点关注;六是地权不稳定、政策变动等因素是土地纠纷发生的重要诱因。
[Abstract]:Through grasping the basic data of 1896 farmers in 190 villages in 7 provinces of China, this paper quantitatively evaluates the probability,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ural land disputes, and tri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m in time for relevant depart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rst, the incidence of land disputes in the sample area since 2005 is less than 10%.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disputes in the whole country is within 10%. Second, disputes do not have a group, but in a small number of farmers have a certain concentration and repetition,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of concentration of disputes in different regions; Third, in all kinds of disputes, contract management dispute is the most important type of dispute,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half; Fourth, the majority of disputes have been dealt with, mediation as the main way; Fifth, the dispute in the land confirmation right is not serious, but the problems caused by some links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Sixth, land rights instability, policy changes and other factors are important causes of land disputes.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基金】:农业部经营管理总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量化评估与防控化解跟踪研究项目”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编号:ASTIP-IAED-2016-11)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F321.1
【正文快照】: 一、引言纠纷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为建立、健全土地权利保护制度,2010年中央1号文件和国土资源部与农地制度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有关部委联合下发意见,明确了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土地家庭承包经登记颁证,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重大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解决中对调解仲裁情况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年18期
2 孙仲玲;;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法律制度的思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陈丹;陈柳钦;;新时期农村土地纠纷的类型、根源及其治理[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4 刘昕;;浅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的行政化[J];中外企业家;2011年11期
5 徐晓波;;我国农村土地仲裁制度之反思与重构——兼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J];皖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孔喜梅;;农村土地纠纷的类型及对策探讨[J];当代经济;2008年12期
7 周艳波;;论农村土地纠纷类型、原因和解决措施[J];学术界;2008年01期
8 白呈明;;农村土地纠纷的社会基础及其治理思路[J];中国土地科学;2007年06期
9 高帆;;土地承包农户纠纷的制度原因及其化解路径[J];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熙妍;陈浩;江宏;;安徽省农家乐空间集聚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分析[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2 王波;;休闲农业效益评价体系构建与发展路径选择[J];世界农业;2017年04期
3 王渝;廖成林;;乡村旅游住宿业产业组织管理研究——基于供应链协调的角度[J];农村经济;2017年03期
4 廖成林;王渝;;供应链协调:我国古城镇旅游供给侧改革的新视角[J];经济体制改革;2017年02期
5 朱红霞;;乌镇西栅景区民宿发展战略分析[J];大众投资指南;2017年03期
6 汤文颖;范力勇;;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区域旅游发展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年02期
7 包华瑜;;农家乐发展壮大的税务支持研究[J];西部财会;2016年12期
8 于佳;武传表;;辽宁省乡村旅游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对策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6年12期
9 包华瑜;;初级阶段“农家乐”发展壮大的税务支持初探[J];中国农业会计;2016年11期
10 魏伟新;盛婕;;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导向研究[J];老区建设;2016年2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斌;岭南郊野公园设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2 刘琴;旅游地产与旅游景区联动的景区经营模式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3 杨立铭;“农家乐”旅游发展策略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4年
4 江志强;第七师一三一团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年
5 高德星;上杭县农家乐旅游开发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6 白凌子;门头沟乡村旅游新型业态发展研究[D];北京农学院;2014年
7 程蓉;浙江省遂昌县农家乐旅游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陈永胜;基于主体视角的上海城郊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9 彭茂龙;地域文化体验之农庄的规划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尹丹;宜宾赵场街道乡村旅游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文升;姜玉培;罗静;王晓芳;;平原水乡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规律与格局优化——以湖北公安县为例[J];经济地理;2014年11期
2 郭庆松;;农民工市民化:“为何”与“何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3 梁发超;袁立虎;;土地发展权视角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构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年06期
4 安丽娜;;社会管理创新与政府治理现代化[J];行政科学论坛;2014年03期
5 胡方芳;蒲春玲;陈前利;马贤磊;;欠发达地区农民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04期
6 陈浩天;;农村公共服务:基层政府治理的民生意蕴[J];行政科学论坛;2014年02期
7 程春丽;;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与利益机制构建探析[J];农村经济;2014年01期
8 陈丽娜;尹奇;;宅基地退出: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补偿标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S2期
9 海贝贝;李小建;许家伟;;巩义市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13年12期
10 王崇敏;;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迁与现代化构建[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研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2 王兆林;户籍制度改革中农户土地退出行为研究:重庆的实证[D];西南大学;2013年
3 黄大伟;城乡统筹发展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4 郑兴明;城镇化进程中农民退出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5 吴康明;转户进城农民土地退出的影响因素和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兰景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完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7 李启宇;基于城乡统筹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创新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8 高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成本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于浚n\;我国东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马华泉;城市化中教育投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小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区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2 赵强军;农户宅基地退出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3 乔艳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苏敏;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姚德波;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意愿及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倪静;重庆市地票交易收益分配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任宝林;推拉理论视角下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朱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李颖慧;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影响农村土地流转因素及模式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09年
10 吕月珍;农户参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意愿的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桂玲;农村土地纠纷案件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王传师;;惠农新政下的农村土地纠纷[J];村委主任;2010年11期
3 许宋汤;;以科学发展的办法妥善解决农村土地纠纷[J];村委主任;2010年11期
4 胡爱文;王洪禄;;农村土地纠纷的成因及解决对策[J];价值工程;2010年21期
5 周志鹏;;为解决农村土地纠纷支几招[J];村委主任;2011年07期
6 于凤志;;农村土地纠纷的成因及措施[J];吉林农业;2012年04期
7 张娜;;浅谈农村土地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年10期
8 赵德昌 ,王慎海 ,陈宝财;为何农村土地纠纷案件明显增多[J];山东农业;1997年07期
9 陈拥军;;调处农村土地纠纷有“六忌”[J];致富天地;2012年12期
10 刘勇智;关于农村土地纠纷的调查与思考[J];河南国土资源;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德胜;尹鹏飞;;解决现阶段农村土地纠纷问题的对策[A];2005年山东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曹冠兰;;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农村土地纠纷问题研究[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3 曹冠兰;;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农村土地纠纷问题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2010年学术讲座[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成禄;农村土地纠纷咋调解[N];河北日报;2000年
2 王明盛;南平妥处农村土地纠纷[N];人民法院报;2008年
3 通讯员 张蓉;前旗法院 多项措施解决农村土地纠纷案件[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9年
4 记者 孙岚;我市启动农村土地纠纷治理工作[N];大庆日报;2010年
5 记者 屠少萌 通讯员 姚丽霞;上海研讨农村土地纠纷化解与规范[N];人民法院报;2010年
6 唐强;当前农村土地纠纷多发亟待解决[N];江苏法制报;2005年
7 河北省故城县 许士锁 崔国锋;农村土地纠纷为何增多[N];农民日报;2009年
8 曾瑞刚;妥善审理农村土地纠纷案[N];吉林日报;2009年
9 记者 尹建军;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纠纷调解仲裁机构[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10 李康春;罗子沟镇加强农村土地纠纷专项治理工作[N];延边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勇;农村土地纠纷及其化解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詹汪林;农村土地纠纷法律解决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2 薛晓玲;呼和浩特市农村土地纠纷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范文涛;农村土地纠纷的类型化及解决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杨坤;我国农村土地纠纷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机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吴小艳;税费改革后农村土地纠纷中的政策冲突与调适[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海凌;农村土地纠纷的实体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姜丹;农村土地纠纷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8 曹丽红;农村土地纠纷案件中行政权力的监控[D];烟台大学;2012年
9 陈伟;农村土地纠纷民事审判与民间习惯相结合问题的探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本文编号:1457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457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