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禀赋对农户绿色生产投资意愿的影响——以秸秆还田为例
本文选题:农户 + 资本禀赋 ; 参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08期
【摘要】:作为一种典型的绿色生产方式,秸秆还田兼具环境污染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之效,但现实中农户响应并不积极。个体的意愿选择通常会面临着个人及家庭资本禀赋的约束,为探究农户在秸秆还田问题上是否也面临着相同的境况,本文基于相关理论分析,提出了资本禀赋水平和结构会对农户秸秆还田投资意愿产生作用的假说,利用实地调研数据,运用熵值法和CVM方法对农户的资本禀赋水平和结构、秸秆还田投资意愿与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以Probit和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资本禀赋及其结构对农户秸秆还田投资意愿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农户的资本禀赋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各类资本禀赋按照水平排序为:社会资本(97.99)自然资本(95.42)物质资本(94.88)经济资本(94.23)人力资本(90.01),结构方面以社会资本占优型农户居多,占比40.49%,人力资本占优型的农户个数为0。(2)仅有35.26%的农户愿意投资秸秆还田,但投资意愿水平分布较为均衡,平均投资意愿约为5.62—15.94元/666.7m2·季。(3)自然资本(地形)、物质资本(家电数量)、人力资本(性别比例)、经济资本(收入稳定性和融资能力)和社会资本(制度信任)等水平的提升以及资本禀赋结构的优化均被证明可显著增强农户秸秆还田的投资意愿,可见农户秸秆还田投资意愿不高或因资本禀赋约束所致。由此提出了加强农户资本禀赋积累,优化农户资本禀赋结构的政策建议,以促进秸秆还田等绿色生产方式的推广应用。
[Abstract]:As a typical green production mode, straw returning to the field has both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recycling, but farmers' response is not positive in reality. The choice of individual will usually face the constraints of individual and family capital endowment. In order to explore whether farmers are facing the same situation on straw retur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level and structure of capital endowment will play a role in the willingness of farmers to return straw to the field, and applies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data, entropy method and CVM method to the level and structure of capital endowment of farmers. Based on Probit and Tobit models, the effects of capital endowment and its structure on farmers' willingness to return straw to farmland we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capital endowment level of peasant households. The order of capital endowments is: social capital 97.99) natural capital 95.42) material capital 94.88) economic capital 94.23) human capital 90.010.The structure is dominated by social capital. Only 35.26% of the farmers are willing to invest straw to return to the field, but the level of investment willingness distribution is more balanced, the proportion of the farmers is 40.49%, the number of farmers with the dominant human capital is 0.2%) only 35.26% of the farmers are willing to return straw to the field. The average investment intention is about 5.62-15.94 yuan / 666.7m2) natural capital (terrains, physical capital (quantity of household appliances), human capital (sex ratio), economic capital (income stability and financing ability) and social capital (institutional trust).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ame level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apital endowment structure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willingness of the farmers to return the straw to the field. It can be seen that farmers straw investment is not high or because of the constraints of capital endow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reen production methods such as returning straw to farmlan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on strengthening th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endowment of farmers and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capital endowment of farmers.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减碳潜力与生态环境效应:以水稻为例”(批准号:41371520)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绿色化’的重大意义及实现途径研究”(批准号:15JZD014)
【分类号】:F323.214;X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激宇;张士云;李博伟;丁志超;;种粮大户扩大农地规模意愿存在盲目性吗?[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08期
2 黄容;高明;万毅林;田冬;陶睿;王芳丽;;秸秆还田与化肥减量配施对稻-菜轮作下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6年11期
3 漆军;朱利群;陈利根;李群;;苏、浙、皖农户秸秆处理行为分析[J];资源科学;2016年06期
4 陈祺琪;张俊飚;蒋磊;程琳琳;;基于农业环保型技术的农户生计资产评估及差异性分析——以湖北武汉、随州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为例[J];资源科学;2016年05期
5 付江涛;纪月清;胡浩;;新一轮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是否促进了农户的土地流转——来自江苏省3县(市、区)的经验证据[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6 颜廷武;何可;张俊飚;;社会资本对农民环保投资意愿的影响分析——来自湖北农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01期
7 胡保玲;;关系网络结构对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6年01期
8 吕杰;王志刚;郗凤明;;基于农户视角的秸秆处置行为实证分析——以辽宁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5年04期
9 牛海鹏;王文龙;张安录;;基于CVM的耕地保护外部性估算与检验[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年12期
10 苗珊珊;;社会资本多维异质性视角下农户小型水利设施合作参与行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毕于运;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廷武;张童朝;张俊飚;;特困地区自然灾害脆弱性及其致贫效应的调查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7年08期
2 张童朝;颜廷武;何可;张俊飚;;资本禀赋对农户绿色生产投资意愿的影响——以秸秆还田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08期
3 仇童伟;;土地确权如何影响农民的产权安全感知?——基于土地产权历史情景的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4 汪文雄;杨海霞;;农地整治权属调整中农户参与的行为机理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5 蔡洁;夏显力;;农地确权真的可以促进农户农地流转吗?——基于关中-天水经济区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年07期
6 韩雅清;杜焱强;苏时鹏;魏远竹;;社会资本对林农参与碳汇经营意愿的影响分析——基于福建省欠发达山区的调查[J];资源科学;2017年07期
7 唐立强;;农户社会资本与电商交易平台的选择[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8 王晓世;;郸城县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效及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11期
9 许庆;刘进;钱有飞;;劳动力流动、农地确权与农地流转[J];农业技术经济;2017年05期
10 刘乐;张娇;张崇尚;仇焕广;;经营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农户采取环境友好型生产行为吗——以秸秆还田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智旗;玉米秸秆捡拾粉碎沟埋还田机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2 王红彦;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能值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3 薛俊杰;玉米、小麦秸秆原料、热解过程及固体产物特性NIRS快速分析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4 李明;热解稻壳炭的高值化利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5 魏亚琴;牦牛瘤胃厌氧真菌与甲烷菌共培养物的多样性及其纤维降解特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6 左旭;我国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开发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7 刘志彬;中国生物质发电潜力评估与产业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8 王志刚;农户参与循环农业行为及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证[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9 李继福;秸秆还田供钾效果与调控土壤供钾的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10 袁野;基于秸秆能源的黑龙江省村镇生活热能复合供应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湛波;王磊;李凡;付小花;乐毅全;吴纪华;陆兵;徐殿胜;;土壤呼吸与土壤有机碳对不同秸秆还田的响应及其机制[J];环境科学;2016年05期
2 张雅洁;陈晨;陈曦;常江;章力干;郜红建;;小麦-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组成及不同形态氮含量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5年11期
3 蔡丽君;张敬涛;盖志佳;刘婧琦;张伟;赵桂范;郑海燕;王庆胜;龚振平;马春梅;;免耕条件下秸秆还田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5年05期
4 侯亚红;王磊;付小花;乐毅全;;土壤碳收支对秸秆与秸秆生物炭还田的响应及其机制[J];环境科学;2015年07期
5 何可;张俊飚;张露;吴雪莲;;人际信任、制度信任与农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为例[J];管理世界;2015年05期
6 吕杰;王志刚;郗凤明;;基于农户视角的秸秆处置行为实证分析——以辽宁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5年04期
7 战厚强;颜双双;王家睿;马春梅;龚振平;董守坤;张钦文;;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磷酸酶活性及速效磷含量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5年02期
8 赵亚丽;郭海斌;薛志伟;穆心愿;李潮海;;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5年06期
9 胡乃娟;韩新忠;杨敏芳;张政文;卞新民;朱利群;;秸秆还田对稻麦轮作农田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酶活性及产量的短期效应[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年02期
10 马贤磊;仇童伟;钱忠好;;农地产权安全性与农地流转市场的农户参与——基于江苏、湖北、广西、黑龙江四省(区)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坤;企业环保投资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411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841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