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基于SWOT分析的滨海新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4 12:20

  本文选题:都市型现代农业 + 滨海新区 ; 参考:《天津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滨海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空间不断缩小,滨海新区农业在三产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同时社会经济条件与居民消费水平的迅速提升,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原本单一的经济职能不断向社会及服务化转变,也就是说农业为居民提供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功能已逐渐削弱,而为居民提供更高品质的农产品、丰富广大市民的休闲生活、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越来越重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成为滨海新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简要梳理了国内外现代都市农业的研究现状、相关理论及发展模式,为分析滨海新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分别从农业产业发展概况、农业内部结构、现代都市农业组织形式与发展模式、科技服务情况等方面对滨海新区的农业情况进行描述,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新区农业的发展现状。SWOT分析法作为一种战略分析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四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得出一系列利于研究对象发展的结论。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滨海新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内外部条件进行系统分析,得出适合于滨海新区农业的发展战略,即应当抓住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发挥诸多优势,修补劣势,积极完善不足之处。同时根据全文的分析提出了发展都市农业相应的对策建议,即应当重视政府引导作用,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农业科技水平,发展优势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最后通过总结全文,得出最终的研究结论。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level of Binhai New area, the space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 shrinking, and the proportion of Binhai New area agriculture in the three production areas is becoming smaller and smaller. Meanwhil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the level of residents' consumption have been rapidly improved. Higher demands have been put o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he original single economic function of agriculture is constantly changing to social and service-oriented, that is to say,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of agriculture for providing primary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residents has been gradually weakened. It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provide the residents with higher quality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enrich the leisure life of the general public and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urban agriculture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Binhai New area.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research status, related theories and development models of modern urban agriculture at home and abroad, and lays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urban agriculture in Binhai New area. The agricultural situation of Binhai New area is describ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agriculture, the form and development mode of modern urban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the situ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s, etc.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area is analyzed comprehensively. As a strategic analysis method, a series of conclusions are drawn from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the research objects.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urban agriculture in Binhai New area by using SWOT analysis method, and obtain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suitable for the agriculture of Binhai New area, that is, we should seize the historical opportunity of developing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bring into play many advantages. Repair weaknesses and actively improve deficiencies.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full tex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e, that is, 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guiding role of the government,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of funds, strengthen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 superior industries and 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Finally, by summarizing the full text, the final research conclusions are obtained.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军胜;郑渝;张劲柏;丁晓松;;种子在都市型现代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J];种子科技;2006年03期

2 本刊编辑部;;农业之于北京[J];投资北京;2007年03期

3 汤平;;借机奥运 力推都市型现代农业[J];投资北京;2007年03期

4 曹承忠;郭建强;刘娟;;首都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牛有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J];前线;2007年07期

6 沈乾忠;于洪富;;广州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实践及启示[J];上海农村经济;2007年07期

7 孔祥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内涵、发展思路和基本框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王有年;;新时期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与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09期

9 崔士光;;“六提升”促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J];农村工作通讯;2007年09期

10 蒋和平;卢江勇;;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建龙;范存会;;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研究[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08)[C];2009年

2 赵根武;郑渝;杨立国;喻绍春;任辉霞;司力珊;张晓晟;王宇;张毅良;许中海;王大山;;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探索与实践[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3 俞菊生;吴轶韵;;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新进展[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4 喻国华;曾艳;;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政府责任[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5 文化;贾劲松;侯世全;;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进程评价及对策建议[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6 王金勋;;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缓解“三农”问题[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7 张露;马康贫;;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实践与发展[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8 俞菊生;张晨;吴轶韵;;我国都市型现代农业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蒋和平;卢江勇;;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A];第四届农业政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与制度建设论文集[C];2007年

10 王爱玲;文化;陈阜;;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及其产业体系[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小华;全面启动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N];大连日报;2009年

2 记者 李小华;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N];大连日报;2009年

3 高欣 记者 徐举;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 高质量发展[N];大连日报;2010年

4 吕东浩;都市型现代农业被纳入大连城市发展规划[N];友报;2010年

5 孙剑坪;从文化角度研究都市型现代农业[N];科技日报;2010年

6 记者 吕东浩;都市型现代农业纳入大连发展规划[N];人民政协报;2010年

7 记者 庄云锋;形成“1132”都市型现代农业布局[N];济南日报;2010年

8 王冬冬 施节敏;从文化角度研究现代农业[N];中华读书报;2010年

9 记者 徐飞鹏;为都市型现代农业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N];北京日报;2012年

10 时报实习生 孟伟;新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初成型[N];滨海时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卫芳;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张福平;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利益主体及协同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柳;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2 刘萍;成都市青白江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政策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李曼;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分析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4 高嘉峰;庄河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5 张华颖;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6 刘学瑜;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7 施杰;德清县都市型现代农业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 傅乐;基于SWOT分析的滨海新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9 付新华;都市型现代农业促进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高志翔;河北省鹿泉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途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8430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8430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9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