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供给侧:“按量补贴”与“按质补贴”
本文选题:粮食 + 供给侧 ; 参考:《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年09期
【摘要】:[目的]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农业由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那么,粮食供给如何实现这一转变,从强调粮食产量向注重粮食质量、兼顾粮食产量的方向转变?尽管粮食质量的衡量是一个多维度的复杂问题,但是质量终归会反映成价格。[方法]通过粮食供给需求的均衡分析,建构了粮食补偿数理模型,研究了按面积补偿向按量补偿、按量补偿向按质补偿转变的条件。[结果]在粮食供给侧改革中,在耕地面积等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要实现这一转变,就需要突出规模效应,通过规模化生产补贴和品牌化发展策略实现。在此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印度的粮食生产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佐证了上述观点。[结论]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以规模化生产补贴、区域品牌或农户品牌来实现粮食质量的提升。
[Abstract]:[objective] in the first document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in 2017, it is emphasized that in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the supply side of agriculture, agriculture has changed from meeting the demand of quantity to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satisfying the demand of quality. So, how to realize this transformation of grain supply, from emphasizing grain production to focusing on grain qualit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direction of grain production? Although the measurement of food quality is a multidimensional and complex issue, quality will eventually be reflected in price. [methods] based on the equilibrium analysis of grain supply dem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grain compensation is constructed, and the condition of the change from area compensation to quantity compensation and quantity compensation to quality compensation is studied. [results] in the grain supply-side reform, in order to realize this transform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ultivated land area and other condi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highlight the scale effect and realize it through large-scale production subsidy and br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above views are further supported by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grain produ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Japan, Russia and India.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grain quality should be improved by large-scale production subsidy, regional brand or farmer brand.
【作者单位】: 甘肃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兰州理工大学经管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双联'行动的精准扶贫模式绩效评估研究”(16GL161)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精准扶贫机制研究”(YB082);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研究”(YB159);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推进工业化进程研究”(YB079) 甘肃省财政厅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价值链干预视角下陕甘宁革命老区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研究”
【分类号】:F326.11;F81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大才;要从价值实现的角度解决粮食供给问题[J];粮食问题研究;2003年05期
2 ;近年内我国粮食供给将呈短缺态势[J];农产品加工;2004年03期
3 董全海;中国农户的粮食供给行为[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4 ;我国蔬菜产业面临升级转型[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1年04期
5 ;北京出台粮食供给应急预案紧急情况立即启动[J];饲料博览;2003年08期
6 ;加快走出去步伐 提高粮食供给能力[J];中国农垦;2006年12期
7 公茂刚;郝盛国;王学真;;发展中国家提升粮食供给能力的政策评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王佐;;关于粮食供给问题的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9 余贤;;中国粮食供给、需求政策及发展转机[J];改革;1991年03期
10 王春林,孙自铎;当前粮食供给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经济;199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龙花楼;邹健;;中国粮食供给安全性时空格局演变研究[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2 ;声音[A];2009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佳;粮食供给应急预案将分四级预警[N];北京商报;2006年
2 天天;俄罗斯农业可以保障国家的粮食供给[N];远东经贸导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敏;3.5%通胀率取决于粮食供给[N];中国企业报;2013年
4 杨双菁;粮食供给问题依然不容忽视[N];中国财经报;2006年
5 记者张笑娟;保证粮食供给稳定安全[N];平凉日报;2009年
6 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首席分析师 胡锋;粮食供给没问题 运输畅通很重要[N];粮油市场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刘文韬;“多管齐下”增加粮食供给能力[N];湖南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罗石香;我省加强粮食供给流通调控能力[N];贵州日报;2014年
9 记者 李晓航;保障粮食供给 服务农民增收[N];徐州日报;2014年
10 苏稻香邋符信 岳良信;保障粮食供给 稳定粮食价格[N];南方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忠兴;制度和政策因素对粮食供给的影响:以江苏为例[D];南京农业大学;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苏李;中国粮食供给波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2 李旭;内蒙古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李旭;影响粮食质量安全的生产性因素分析[D];山东理工大学;2016年
4 谢炜旺;广东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建设可行性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4年
5 李健林;粮食质量安全溯源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6 刘治成;湖北省粮食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43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843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