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流转的农业集约化效应研究
本文选题:农地流转 + 农业集约化发展 ; 参考:《农村经济》2017年06期
【摘要】:农地流转是促进我国农业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农地流转的农业集约化效应形成机理,并以2005~2014年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地流转对农业集约化发展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在投入因素方面,财政支农和农业劳动力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负影响且不显著,农业机械化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正影响且不显著;在配置因素方面,城镇化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影响,经济增长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正影响且不显著。此外,农业集约化发展存在路径依赖现象。为促进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需要继续有序推进农地流转,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加大财政支农强度,优化财政支农投入结构。
[Abstract]:Agricultural land transfer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agricultural intensive effect of agricultural land transfer, and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the data of 30 provinces in China from 2005 to 2014. It is found that agricultural land transfer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agricultural intensive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input factors,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al labor have negative and insignificant effects on agricultural intensive development, whil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has a positive and insignificant impact on agricultural intensive development. Urbanization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agricultural intensive development, while economic growth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agricultural intensive development and is not significant. In addition, agricultural intensive development exists path dependence phenomen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tensiv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in an orderly manner, to promote the stabl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to increase the intensity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and to optimize the input structure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农地流转的综合效益评价:基于双SE框架”(编号:71473080)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农地流转的综合效益评价:基于双SE框架”(编号:14A06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3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匡远配;陆钰凤;;农地流转实现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同步转型了吗[J];农业经济问题;2016年11期
2 冒佩华;徐骥;贺小丹;周亚虹;;农地经营权流转与农民劳动生产率提高:理论与实证[J];经济研究;2015年11期
3 陈飞;翟伟娟;;农户行为视角下农地流转诱因及其福利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15年10期
4 朱建军;胡继连;;农地流转对我国农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5 罗富民;段豫川;;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制约因素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6 张照新;赵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困境摆脱及其体制机制创新[J];改革;2013年02期
7 林炳华;;我国现代农业集约发展的特点与金融供给支持体系的构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年06期
8 Loren Brandt;李果;黄季q;Scott Rozelle;;中国的土地使用权和转移权:现状评价[J];经济学(季刊);2004年03期
9 杨均伟,华哲;客户经理制与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J];浙江金融;2000年12期
10 陶志红;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廷武;张童朝;张俊飚;;特困地区自然灾害脆弱性及其致贫效应的调查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7年08期
2 李昊;李世平;南灵;;中国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基于29篇文献的Meta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7年07期
3 邓淑红;李泓波;林娟;阮斌;;商洛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现状与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7年13期
4 苏运勋;;村庄本位的农业经营及其治理逻辑——基于地方性知识的视角[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04期
5 温晶;王玉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困境摆脱及其体制创新[J];农业与技术;2017年12期
6 吴宜超;;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与管理模式分析——以福建省D村为例[J];农业与技术;2017年12期
7 韩文龙;谢璐;;农业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形成机制与工资合约——基于崇州市农业“共营制”的现实观察[J];财经科学;2017年06期
8 仇焕广;刘乐;李登旺;张崇尚;;经营规模、地权稳定性与土地生产率——基于全国4省地块层面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7年06期
9 张沁岚;陈文浩;罗必良;;农地转入、细碎化改善与农业经营行为转变——基于全国九省农户问卷的PSM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17年06期
10 匡远配;陆钰凤;;农地流转的农业集约化效应研究[J];农村经济;2017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海蓉;陈义媛;;中国农业资本化的特征和方向: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资本化动力[J];开放时代;2015年05期
2 冒佩华;徐骥;;农地制度、土地经营权流转与农民收入增长[J];管理世界;2015年05期
3 杨耀武;杨澄宇;;中国基尼系数是否真地下降了?——基于微观数据的基尼系数区间估计[J];经济研究;2015年03期
4 倪国华;蔡f ;;农户究竟需要多大的农地经营规模?——农地经营规模决策图谱研究[J];经济研究;2015年03期
5 曾福生;;新时期中国“三农”发展思路的再思考[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6 李宁;陈利根;孙佑海;;推动农地产权市场化改革需要考虑多重社会转型[J];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7 聂英;;中国粮食安全的耕地贡献分析[J];经济学家;2015年01期
8 郑欢;;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4年17期
9 田传浩;李明坤;;土地市场发育对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基于浙、鄂、陕的经验[J];农业技术经济;2014年08期
10 张忠明;钱文荣;;不同兼业程度下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研究——基于浙江的调查与实证[J];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燕,苏娟,宋立文;29团加快农业集约化经营[J];新疆农机化;2001年04期
2 赵立波;鹿淑梅;焦修伟;;浅谈农业集约化种植与管理[J];经营管理者;2009年22期
3 蓝志银,刘耀伦;农业集约化经营模式的调查与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1996年03期
4 宋育良;论适度规模在农业集约化中的作用与效果[J];农业技术经济;1996年01期
5 郭桂芝;略论农业集约化经营[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6 蒋振声,李义超,赵旭,王克强;杭州市农业集约化的现状与潜力评析[J];杭州科技;2000年01期
7 王占哲,王刚,房道进;黑龙江寒区农业集约化高效种植模式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0年05期
8 陆加胜,刘玉安;中国农业集约化经营思路[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王香玫;赤城县不断拓宽旱作农业集约化经营之路[J];河北农业;2002年03期
10 田艳君;;农业集约化经营的经济学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晓东;;加快实施农业集约化和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思考[A];陕西统筹城乡发展研究[C];2011年
2 张时卢;王勇;;马克思农业集约化经营的论述与现实示范[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0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高天明;王塞景;;试论农业集约化经营的重大意义——学习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体会[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年
4 董诗连;;推进农业集约经营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关于加快推进尤溪现代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几点思考[A];2012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树军;;农业机械化与农业集约化之论[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冉一村 实习生 刘宁 通讯员 庞博;我市召开农业集约化建设观摩调度会[N];廊坊日报;2010年
2 记者 张建华;多渠道探索农业集约化之路[N];长春日报;2007年
3 赵升华邋晓楠;“四大产业”领舞农业集约化经营[N];南充日报;2007年
4 通讯员 乐荣斌 陈守敏;三个因素制约旬阳农业集约化经营[N];安康日报;2008年
5 记者 王志庆 才项什姐;金滩乡农业集约化经营成大趋势[N];祁连山报;2010年
6 资料提供: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N];中国信息报;2002年
7 记者 高文彪;桃山局加快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N];伊春日报;2012年
8 市政协委员、西南大学资环学院教授 杨剑虹;大力推进我市农业集约化进程[N];重庆日报;2008年
9 傅成银;鄄城农业集约化引领新农村建设[N];菏泽日报;2006年
10 记者 小宇;经济组织势头迅猛[N];吉林农村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宋杨;当前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2 王彩云;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农业集约化道路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3 李红伟;青州集约化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金泽;商丘市农业集约化发展的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46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846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