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选择视角的农地细碎化治理比较分析——对安徽
本文选题:农地细碎化 + 一户一块田 ; 参考:《农村经济》2017年10期
【摘要】:我国农地细碎化的现状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当前主要存在土地流转、土地整理、自愿互换等三种农地细碎化治理模式。研究基于行为选择的视角,对上述三种模式从行为目标、行为选择及治理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现有模式治理农地细碎化效果欠佳,其原因在于政府、农业企业、农村集体以及农户等参与主体的行为目标和行为选择存在多元化和不一致的特征,农村集体的所有权主体身份未能得到体现。在对安徽省首创的"一户一块田"农地细碎化治理模式的考察中发现应当充分发挥农村集体所有权主体的作用,将农村集体和农户作为农地细碎化治理的核心主体。"一户一块田"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户层面的农地细碎化问题,实现了我国农地分配的帕累托改进。
[Abstract]: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armland fragmentation and the moderate scale management of farmlan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At present,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farmland fine-grained management modes, such as land transfer, land consolidation, voluntary exchange and so 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behavior selection, the above three models are compared with three aspects of behavior objectives, behavior selection and treatment effect.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existing mode is not good to control farmland fragmentation, the reason is that the government,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rural collectives and farmers and other participant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versification and inconsistency, and the ownership of rural collective ownership can not be embodied. The first "one household" in Anhui province is the first one.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attern of farmland fragmentation management, we found that the role of the collective ownership of rural collective ownership should be fully played, and the rural collective and farmers should be the core subject of the rural land fine-grained management. The model of "one household and one piece of farmland" has effectively solved the problem of farmland fragmentation at the peasant household level, and has realized the improvement of Pareto's agricultural land distribu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蚌埠市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表达研究的阶段成果”(编号:12CZZ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321.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庆;田士超;邵挺;汪学军;;土地细碎化与农民收入:来自中国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06期
2 陈培勇;陈风波;;土地细碎化的起因及其影响的研究综述[J];中国土地科学;2011年09期
3 张尹君杰;卓建伟;;土地细碎化的正面与负面效应的双重论证——基于河北省农户固定观察点资料的实证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叶春辉;许庆;徐志刚;;农地细碎化的缘由与效应——历史视角下的经济学解释[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09期
5 吕晓;黄贤金;钟太洋;赵栻泰;;中国农地细碎化问题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11年03期
6 赵凯;;论土地细碎化及其定量测定方法[J];中国土地科学;2011年10期
7 沈陈华;冯电军;王旭姣;陈轩昂;;农地细碎化度测度指数计算的改进[J];资源科学;2012年12期
8 孙雁;;农地细碎化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15期
9 连雪君;毛雁冰;;土地细碎化必然导致土地生产效率降低?——对土地细碎化与土地生产效率研究的批判性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10 刘涛;曲福田;金晶;石晓平;;土地细碎化、土地流转对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J];资源科学;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千;金晓斌;阿依吐尔逊.沙木西;周寅康;;加速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地区耕地细碎化及动因分析[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海燕;濮励杰;;土地细碎化问题研究浅析[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李瑾;;基于博弈论视角下的农地细碎化研究[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周晓东;走出土地“细碎化”障碍[N];江淮时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吕振宇;耕地细碎化的评价、效应及整治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2 李功奎;农地细碎化、劳动力利用与农民收入[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3 王兴稳;农民间土地流转市场与农地细碎化[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弘超;公安县耕地细碎化及其对粮食生产能力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胡熙;土地细碎化对广西农业生产影响的实证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3 王昕;基于GWR的耕地经营细碎化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
4 李树生;耕地细碎化与生产效率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陈春苗;焦作市耕地细碎化测度及其效应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董洋洋;商水县白寺镇耕地细碎化评价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7 李瑾;基于博弈论视角下的农地细碎化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8 邓建波;耕地细碎化成因及其与生产效率的关系[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9 李晓格;林地细碎化对竹林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4年
10 孙谦;土地细碎化条件下的小农业生产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195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919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