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作休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
本文选题:耕地 + 轮作休耕 ; 参考:《农村经济》2017年07期
【摘要】: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突出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农业生产成本抬升等,制约着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竞争力的提高。在推进宏观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必然。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是我国面对土地利用和国内外粮食市场新变化而做出的一项新的制度安排。耕地轮作休耕不仅仅局限于耕地利用本身,而是涉及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既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缓解我国突出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回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渊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并提出轮作休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
[Abstract]:At present,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 facing prominent supply-sid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imbalan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supply and demand structure, the over-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the ris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sts, and so on. It restric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al competitivenes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omoting the macroeconomic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it is inevitable to promote the agricultural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in China. Cropland rotation and fallow farming is a new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in China in the face of new changes in land use and grain market at home and abroad. Cultivated land rotation and fallow farming is not only limited to the use of cultivated land itself, but also involves a major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production relations, 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tructural reform on the supply side of agriculture. It is also an effective way to alleviate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 of agricultural supply-side. 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the path choice of agricultural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promoted by fallow tillage rotation.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宁市社会科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研究”(编号:15ZDC03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3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不能有丝毫放松[J];农村工作通讯;2000年04期
2 陈杰;制度缺陷: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根源[J];调研世界;2001年08期
3 孙良;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2年04期
4 罗朝金;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农民增加收入[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5 张德华;车明诚;;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年35期
6 徐永;;浅析淮北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1期
7 刘鸿渊;彭新艳;;对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农业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的考察[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郑兴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1期
9 田国双;王敏;;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融资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理论探讨;2011年02期
10 宋红梅;胡国强;李晓凤;;廊坊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成杰;;农业国际化竞争与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A];论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孟祥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法库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的调查[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汪浩;史明瑛;朱德开;;对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的思考——以合肥市为例[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李笑光;;改革开放三十年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成就回顾[A];投资建设三十年回顾——投资专业论文集(4)[C];2008年
5 陈华玉;;对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中国农业投融资状况研究[A];多学科在现代农业建设中交叉运用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厚安;尹选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孙莉;张玉坤;;都市农业——在城市层面实践“永续农业”思想[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高超;周凯;陈国琴;;夯实农业基础设施 促进山区生态建设[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10 许克威;;加快农业和农村投资立法 完善农村发展的核心政策体系[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友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几点思考[N];嘉兴日报;2005年
2 省社科院副研究员 梁川;加强农村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N];云南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包兴安;不妨把民间投资纳入农业基础设施计划[N];证券日报;2009年
4 胡萍;元马镇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N];楚雄日报(汉);2006年
5 段伽忱;大过口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N];楚雄日报(汉);2006年
6 高建国;农业项目资金应实行捆绑使用[N];河北日报;2006年
7 李荣;上海加大“都市农业”投资[N];江苏经济报;2006年
8 本报评论员;奋力推进设施农业快速发展[N];宁夏日报;2007年
9 记者 梓茎;农业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N];人民邮电;2006年
10 徐世旺;山阳投资亿元建设农业基础设施[N];商洛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2 费振国;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融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 刘天军;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4 路铁军;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5 杜君楠;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6 王亚静;中国契约农业交易行为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7 史蒙;老挝农业发展战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8 肖超苏;中国农业集聚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9 覃巍;农民收入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10 陶红军;湖北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军华;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张丽娟;农业基础设施建后管护效率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张俊忠;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投资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4 琼英;青海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D];青海大学;2013年
5 曹骏;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融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6 刘贝贝;洛阳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7 于晓;惠农政策实施效果及完善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宁雁葆;农发行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9 金萍;青州市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10 王敬莉;山东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供给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329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032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