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农业经济指标体系构建及对江苏省的评价
本文选题:低碳农业 + 指标体系 ; 参考:《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年05期
【摘要】:[目的]在低碳经济正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的背景下,低碳农业成为新的探究热点。科学构建低碳农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为科学评判低碳农业经济发展质量提供重要依据,江苏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和经济发达的重叠区,以其为例进行低碳农业经济发展评价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方向和模式具有先导意义。[方法]基于对低碳农业经济概念和内涵的系统分析,构建由农业发展水平、化学品投入强度、能源利用效率、资源有效利用水平、农业废弃物利用水平等5个准则层的18个指标构成的低碳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并应用线性加权和综合评价模型对江苏省的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江苏省低碳农业从2005年开始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化学品投入强度是制约江苏省低碳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能源利用效率是促进其发展的关键因素。[结论]降低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及农膜等化学投入品的强度,可以使江苏省低碳农业的发展水平有效提升,应予以重点关注。
[Abstract]:[objective] 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low carbon economy is becoming a new trend of worl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ow carbon agriculture has become a new research hotspot.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of low-carbon agricultural economic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conducive to provid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low-carbon agricultural economy development. Jiangsu Province as a major agricultural province in China and an overlapping region with developed economy. Taking it as an example to evalua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agriculture is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direction and mode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methods]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low-carbon agriculture economy,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intensity of chemical input, the energy efficiency and the level of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were constructe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ow carb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level is composed of 18 indexes of 5 criterion layers, and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i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determined by using 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low carbon agriculture in Jiangsu Province was evaluated by linear weighted sum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results] Low-carbon agriculture in Jiangsu Province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since 2005, in which chemical input intensity is the main factor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agriculture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energy efficiency is the key facto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agriculture in Jiangsu Province. [conclusion] reducing the intensity of chemical inputs such as chemical fertilizer, pesticide and agricultural film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low-carbon agriculture in Jiangsu Province, which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作者单位】: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基于规避民间资本融资风险视角下融资平台的构建研究”(11130100116029)
【分类号】:F3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华章;;江苏省低碳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2 陈娅;;低碳经济下畜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年10期
3 凌红;;低碳经济背景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年09期
4 陈瑾瑜;张文秀;;低碳农业发展的综合评价——以四川省为例[J];经济问题;2015年02期
5 吴丽娟;于振伟;;山东省低碳农业发展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36期
6 谢淑娟;;低碳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年02期
7 谢淑娟;匡耀求;黄宁生;赵细康;;低碳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对广东的评价[J];生态环境学报;2013年06期
8 刘泽强;康智明;;低碳农业发展的质量评价[J];北京农业;2012年18期
9 王珊珊;张广胜;;中国低碳农业生产方式的实现路径与评价[J];生态经济;2012年03期
10 骆旭添;吴则焰;陈婷;林文雄;;闽北地区低碳农业效益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玲;周科;;低碳农业经济指标体系构建及对江苏省的评价[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年05期
2 张颂心;;浙江省低碳农业发展对策——基于国外经验的比较[J];农业工程;2017年03期
3 杜华章;杨元青;;江苏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差异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7年02期
4 杜华章;;江苏省低碳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5 何成军;李晓琴;谢清丹;;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耦合度评价及协同路径探讨——基于都江堰现代农业区的实证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年01期
6 刘光荣;;我国低碳乡村旅游问题及功能探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年10期
7 何成军;李晓琴;银元;;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年05期
8 董明涛;;我国低碳农业发展效率的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年08期
9 王珊珊;张广胜;;农户低碳生产行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年04期
10 张金华;;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宝义;;中国农业碳排放的结构特征及时空差异研究[J];调研世界;2016年09期
2 朱方林;焦庆清;吴萍;朱大威;陆建珍;;江苏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现状及发展建议[J];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06期
3 吴沛良;;践行发展新理念 推动迈上新台阶 全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J];江苏农村经济;2016年02期
4 ;“保护”与“治理”并重 坚定地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就《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答记者问[J];中国农业信息;2015年08期
5 王亚伟;韩珂;;河南省低碳农业系统评价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5年03期
6 陈瑾瑜;张文秀;;低碳农业发展的综合评价——以四川省为例[J];经济问题;2015年02期
7 申伟;沈建华;;科学规划江苏现代农业实现路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暨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部署会侧记[J];江苏农村经济;2015年02期
8 梁爽;陈浮;渠俊峰;张绍良;郝绍金;;低碳背景下江苏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评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01期
9 徐鸣;;推动江苏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J];唯实;2015年01期
10 钟婷婷;郑晶;廖福霖;黄森慰;;省域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金华;对中国新经济指标体系的理论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1年02期
2 劳树德;经济指标体系改革刍议[J];上海会计;1983年09期
3 宗树森;谈土地技术经济指标体系[J];自然资源研究;1987年03期
4 谢·尼古拉延科;詹·斯托克;沈道初;;经济指标体系:美国的经验[J];国际经济评论;1992年12期
5 何学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系[J];技术经济;2001年07期
6 饶天修;;建筑企业经济指标体系的探讨[J];财会通讯;1981年12期
7 王慎之;;第三产业的经济指标体系[J];理论探索;1990年01期
8 冯继斌;;经济指标体系的核心[J];广西会计;1991年02期
9 高帆;;经济指标体系如何揭示“真实”[J];党政干部参考;2010年07期
10 方洁;美国经济指标体系浅析[J];统计与决策;200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雪花;张宝安;;基于系统学的区域绿色经济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初探[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2 张焕波;;中国省级绿色经济指标体系[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2~2013)[C];2013年
3 张乃明;史静;;浅谈低碳城市经济指标体系构建[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4 王治方;;关于建立化工企业设备管理技术经济指标体系的探讨[A];第三届全国设备管理经验交流研讨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马军;周琳;李薇;;城市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实证——以东部沿海6省市为例[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郑海燕;四川遂宁研发绿色经济指标体系[N];农民日报;2010年
2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经济学系副主任 高帆;经济指标体系如何揭示“真实”[N];文汇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步雪琳;把推行“绿色GDP制度”纳入“十一五”规划[N];中国环境报;2005年
4 刘铁 梁涛美 陈岳海;遂宁:“绿色”换来了“金色”[N];消费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张潇潇;谱写助推发展新篇章[N];四川政协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艳萍;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45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045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