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荆州市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18 08:55
【摘要】:家庭农场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各地实践和发展中呈现出极强的适应性和巨大的优越性。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效解决了农村普遍存在的农田细碎化带来的弊端,促进了土地的适度集中,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了农业经济效益,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家庭农场的经营方式,既是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继承和发展,符合我国农村的基本国情,又促进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土地流转的改革和发展,为土地的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上海市松江区、湖北省武汉市、吉林省延边自治州、浙江省慈溪市等地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家庭农场发展之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各具代表性,实践证明了家庭农场是具有很强生命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地处江汉平原的湖北省荆州市,地理条件优越,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沿江城市,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也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本地结合实际,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取得了较大地发展。但总体上说,家庭农场这一种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在荆州市还处于培育和发展的起步阶段,对家庭农场的理解和定义在逐步深入。本地相关部门引用的定义是2013年2月1日农业部经管司巡视员关锐捷作客人民网时给出的定义。对已经制定的本地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在通过一段时间实践后,发现没有完全符合本地实际,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还需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修订完善。为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针对家庭农场认定标准需要相关理论和数据分析支持的实际问题,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区间不清晰,我们很有必要对荆州市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准适度规模的区间。2013年,课题组带着问题,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荆州市112个家庭农场进行了调研,对荆州市家庭农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一次摸底。运用调查的数据,通过分析力求找准符合荆州实际的家庭农场适度规模区间,对荆州市家庭农场认定标准提供合理建议。本文以荆州市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为研究切入点,重点分析荆州市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适度区间,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在信息化、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专题研究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的目的和意义,通过文献研究法,归纳国内、国外学者对家庭农场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对学者们的相关成果进行了综述和归纳,总结其特点和存在的不足。最后对本文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图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阐述了家庭农场的理论支撑,对家庭农场的定义、实质和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土地产权理论、农业规模经营理论等与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相关理论进行说明和分析。第三部分,对地处江汉平原的荆州市家庭农场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调查数据进行说明,并对荆州市家庭农场的规模经营情况、与其它农业经营主体的关系、家庭农场主情况、土地流转情况、家庭农场资金情况进行说明。第四部分,根据实地调查的数据,分别以家庭农场单位土地农业产出和家庭农场农业纯收入为核心指标,通过图表直观地分析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种植类家庭农场和水面养殖类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区间。第五部分,根据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和均衡理论,运用实地和问卷调查的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数学计算、对比分析的方法,构建符合实际的数学模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而对荆州市的家庭农场适度经营规模进行模型验证。第六部分,对我国不同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典型经验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得到对荆州市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启示,特别是在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加强对本地家庭农场的资金支持,进一步规范家庭农场,加强农场主的培训有特别的借鉴作用。第七部分,通过上述的分析,得出当前制约荆州市家庭农场发展的家庭农场规模没有确定合理规模,土地流转不畅、交易市场不健全,农业生产资金不足,农产主素质不高等四个重要因素,针对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因素提出以下对策建议:①合理确定家庭农场适度规模,②完善土地流转制度,③提供资金支持,④提升农场主的综合素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伍开群;;家庭农场的理论分析[J];经济纵横;2013年06期

2 汪发元;;中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比较及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10期

3 贺振华;农村土地流转的效率分析[J];改革;2003年04期

4 郭熙保;;“三化”同步与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规模化经营[J];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03期

5 叶剑平;蒋妍;丰雷;;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调查研究——基于2005年17省调查的分析和建议[J];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04期

6 郜亮亮;黄季q;冀县卿;;村级流转管制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及其变迁[J];中国农村经济;2014年12期



本文编号:24105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4105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c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