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长株潭地区生态用地的变化及影响机制分析

发布时间:2019-01-20 15:57
【摘要】:生态用地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生态用地数量和生态服务功能退化严重,特别是城市化快速发展区域。长株潭城市群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建设和自主创新国家级示范区,其生态用地是指支撑区域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条件,然而目前的土地利用管理和研究侧重于单个生态用地类型研究,更缺少对生态用地变化与其效应变化的整合研究,研究方法手段集中于遥感和空间分析统计层面,数理和理论模型剖析的研究欠缺。基于此,作者在遥感和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景观生态学理论,整合数据包络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理论,以长株潭生态用地为对象进行以下3个方面研究:(1)长株潭生态用地时空变化规律;(2)长株潭生态用地变化的景观格局和生态服务响应状态;(3)长株潭生态用地变化的驱动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时段不同地域占居优势的生态用地类型始终是水田和有林地。除了耕地中的旱地外,长株潭地区耕地和林地面积较为稳定,水域、草地和果园减少较多。从整个时间段来看,1986-2005年生态用地变化的年均变化速度为0.120%,变化相对比较慢。(2)1986-2005年间景观多样性指数下降,破碎度指数上升;景观均匀度上升,优势度下降,这说明长株潭土地景观斑块的分布的均匀,景观的优势度的景观类型(如农田)的面积有所下降。(3)由于城市化占用生态用地,1986-2005年中生态用地总的服务价值是下降的,从1986年的10.019亿元下降到2005年的9.93亿元。不同类型的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状态不同。其中,草地生态服务价值一直下降。(4)长株潭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性。就土地利用格局响应而言,1986-2005年土地利用引起格局变化逐年增加,从1986年的0.1398增加到2005年的0.5272而生态服务功能响应水平逐年降低,从1986年的0.5020下降到2005年的0.2268。另外,不同地域土地利用变化景观格局值响应的异质性逐年加大,而生态服务价值响应的异质性相对减小。土地利用总的景观格局和生态服务响应水平波动变化。(5)土地景观与生态服务价值变化驱动力主要有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自然驱动力与气温和降水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和0.87,土地利用社会经济驱动力影响要素中人口影响系数最大,达到0.94,其次是GDP要素,其值为0.86,系数相对小的是城市化因素,说明研究时段和研究地区生态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自然要素是降水,社会经济主要影响要素是人口增长。就直接驱动力而言,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是自然力,服务效应的主要驱动力是社会经济驱动力,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生态服务功能的驱动力介于二者之间;自然驱动力对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驱动力大于社会经济对生态服务的驱动力;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和生态服务响应变化总驱动力状况与直接驱动力状况一致。该项研究可为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强化、城乡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科学方法与决策参考。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0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岳健,张雪梅;关于我国土地利用分类问题的讨论[J];干旱区地理;2003年01期

2 郭玲霞;黄朝禧;;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武汉市生态用地变化驱动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3 李文楷;李天宏;钱征寒;;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8年03期

4 谢花林;;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区域生态用地演变影响因素分析——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资源科学;2011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秀兰;基于多智能体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生态用地演变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张寒;长株潭地区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及驱动力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12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412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c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