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非洲的农业技术援助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14 07:38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作为新兴力量逐渐崛起,使得全球政治与经济秩序面临急剧深刻变革。非洲大陆在各国未来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迅速得到凸显,另一方面非洲地区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仍然面临严重的贫困与饥饿等问题,国际社会对非洲的发展援助规模骤然上升,中国作为新兴的援助国在非洲的发展援助受到越来越多学者们的关注。2000年,中国与非洲成立“中非合作论坛”,标志着中国对非洲的援助走向机制化阶段。2014年《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和2015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对非洲的政策文件》,表明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开始重视有政策依据的稳定性和长期性。随着中非双边对话平台的拓展,中非双边合作越来越密切,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据AidData的数据估计,2011年中国对非洲的双边援助项目总额已经超过27亿美元。相对于近年来中国迅速攀升的对非援助力度,有关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研究尚处于缓慢起步阶段。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还是从宏观视角的援助阶段介绍、项目的评述与政策建议等。一方面中国对非援助相关数据较难获得,对研究造成了一定困难:另一方面中国对非援助还未成规范化的体系,亟待改进和完善。从资源转移的角度,本文将中国在非洲的援助划分为资金援助、技术援助和物资援助。其中,技术援助是中国对非援助的重点,以农业为主导的非洲国家决定了中国在非洲的技术援助主要以农业技术为主。中国是以小农经营模式为主的农业大国,在农业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中国的农业技术与非洲丰沛的农业资源的结合将为非洲经济发展和中非农业合作创造出巨大的潜力。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历来倡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在南南合作框架的推动下,近年来中国向非洲不断加大了农业技术援助与合作的力度。目前,中国已经在非洲援助建设20多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向非洲派遣的农业技术专家数以千计。中国农业技术援非的现状与效果如何?要提升农业技术援非的效果,就必须弄清楚农业技术在非洲的扩散受哪些因素影响。由此,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总结以农业技术专家派遣和援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两种模式下的农业技术援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从农户的微观视角,重点考察了农业技术在农户之间扩散的动态过程以及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对美国援非政策演变和特点的梳理,从宏观层面总结中国对非援助在制度上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向与建议。根据研究内容,本文确立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如下:第一,对援非专家实施问卷调查与开放式问题访谈,从援非专家的视角考察以派遣农技专家模式进行技术援非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选取中国首个在非洲援助建成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作为典型案例,通过实地考察与访谈方法进行数据资料收集,总结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运行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二,采用基于主体建模仿真方法,对新技术在农户群体中的扩散进行了动态演化分析,并以埃塞俄比亚为例,收集农户样本数据,以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技术采纳决策的影响因素,为演化分析提供了一定的证据支持:第三,利用比较分析方法,对美国援助非洲的政策演变与机制框架进行了梳理,为中国对非技术援助的制度化发展提供方向。最后,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以派遣农技专家模式对非进行技术援助的效果并不乐观,语言差异带来的沟通障碍、援非工作缺乏事前目标规划、项目经费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造成了专家在非洲工作的效率不高、目标不具体、工作积极性降低。第二,首个中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试验运行总体上受到了当地政府的欢迎和认可,但仍需要双方政府进一步的政策支持,为项目运行所需要的物资进口提供便利,推动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后期的可持续性发展,切实保障中方在非洲的人身、财产安全,并进一步促进中非双方管理与技术层面的实质性合作。第三,农户是农业技术援助的最终接受者。农业技术扩散的演化分析表明,农户间的学习是技术在农户群体中扩散的重要推动力量,关于传统技术的社会规范减缓了新技术在农户群体中的扩散。农户个体的社会网络扩大有助于农户关于新技术的知识传递,但当扩大到一定极限会使传统技术的社会规范难以打破,新技术难以得到大范围的扩散。埃塞俄比亚的实地调研与分析结果表明,家庭资源如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土地规模对农户采纳新技术的决策存在显著的反向影响。作物种植面积、农户感知的技术有用性和易用性对农户采纳新技术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感知的关于传统技术的社会规范对农户采纳新技术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佐证了演化分析的相关结论。第四,对比美国的非洲援助,今后中国在非洲的技术援助应该在援助政策连续化、援助管理科学化、援助数据透明化和援助实施多边化等方面努力与国际先进经验接轨,从宏观制度上保障中国在非洲技术援助的有效性、长期性与稳定性,推动中非农业合作迈向新阶段。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3.3;F34
,
本文编号:2439780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3.3;F34
,
本文编号:2439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439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