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甘肃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9-07-29 09:46
【摘要】: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经过农业从业人员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农业高产出的背后是粗放型的高投入,随着投入要素规模报酬递减及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增长阶段,传统高耗能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跟不上发展步伐。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已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和不竭动力。要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社会生产力进步不匹配这一矛盾的根本办法就是依靠农业技术进步。而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作为准确测量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大小的一个量化指标,不仅能够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科技水平,还可以为农业政策部门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甘肃省作为农业经济发展落后的省份,农业资源及基础设施条件不足,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就显得更为关键,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度也显得更加迫切。本文在回顾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并系统介绍农业技术进步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收集甘肃省14个市州24年的面板数据,结合计量经济学理论建立了要素弹性灵活可变、规模报酬非固定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采用随机前沿模型进行估计,引入Kumbhakar分解公式将广义技术进步分解为狭义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动部分及规模报酬变动部分,并进一步将狭义技术进步细分为中性和偏性技术进步。研究结果表明:(1)狭义农业技术进步始终是广义农业技术进步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且狭义技术进步以中性进步为主,即硬技术为主,软技术作用发挥不足;(2)历年来农业技术进步率呈直线上升态势,而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受农业总产值影响上下波动;(3)甘肃省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仍是物质投入,但技术进步的贡献在逐年提高,说明甘肃省农业生产正在由粗放模式向集约模式过度;(4)农业生产存在规模收益,技术效率水平不断提高但增长缓慢;(5)甘肃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变化趋势基本与全国同步但稍有滞后;(6)影响甘肃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因素按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要素质量变化、农业专业化程度、农业信息化水平、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省域经济水平、自然因素及农业科研投资。在上述结论基础上提出推动前沿技术不断进步,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优化资金配置;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吸引农业科技人才;优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升技术效率;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完善信息服务体系等促进甘肃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提升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32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同斌;高铁梅;;研发存量、知识溢出效应和产出空间依赖性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出的影响[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年07期

2 李兆富;刘红玉;;基于“脱钩”理论的江苏省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13期

3 胡凯;;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分析:1978-2010年[J];商业研究;2013年06期

4 张莉侠;张睿;林建永;;1990—2009年三大都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及比较[J];中国科技论坛;2012年11期

5 华树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12期

6 秦朝钧;张朝华;;广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要素贡献率的测算与经济增长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年05期

7 郑云;;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经纬;2011年02期

8 徐会奇;王克稳;李辉;;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中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分解?[J];经济科学;2011年01期

9 余亚东;胡山鹰;陈定江;沈静珠;金涌;;中国1982—2006年间的经济增长生态指数[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高大伟;鞠晓峰;;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邓宗兵;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沈汉溪;中国经济增长源泉分解[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晶晶;沿海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收敛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丽丽;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3 陈宝玉;甘肃省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测算及发展趋势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4 苏斐菲;我国分省区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5 李慧君;中国农业TFP的分解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李园青;甘肃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陈晓玲;福建县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8 李红;山西省科技进步贡献率测量适用模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9 林士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途径选择[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刘建峰;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20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520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b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