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苍溪县五龙镇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19 16:16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6年底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7.35%。城市的发展与扩建导致占用耕地的现象日益明显。十八亿亩耕地面积是我国的耕地红线,不得逾越。为了缓解耕地面积保护和城镇化推进之间的矛盾,国家提出了耕地动态平衡的战略思想,而土地整理的方式则较好地化解了耕地保护和城镇化建设之间的矛盾。我国建设用地范畴之下的农村宅基地所占面积大,但闲置比率偏高,集约利用程度较低,开展农村宅基地综合整理潜力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以苍溪县五龙镇为研究对象,依托研究区农村宅基地数据库建设的实践,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研究区15个村的农村宅基地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利用CASS软件对宅基地原始数据进行矢量化处理,获得研究区农村宅基地基础信息。本文在对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的驱动力来源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驱动力来源包括城镇化水平提高、新农村建设、粮食安全和耕地安全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四个方面。对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结构三个层面的14个整理潜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分析结果表明:农村总人口、交通便捷、人均耕地面积、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等8个因素对研究区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的影响力度最大。通过对测算方法的比较后,选取合理且具有操作性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对研究区农村宅基地理论整理潜力进行测算,得出理论整理潜力为66.54hm2。由于研究区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受政策、时序、基本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本文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整理潜力修正系数,对研究区未来五年的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进行预测,得出研究区实际潜力值35.39hm2,运用定义分级法,将研究区按实际潜力值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整理潜力等级区。
【图文】:

技术路线图,潜力,影响因素分析


技术路线图

示意图,苍溪县,五龙,区位


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 3 章 研究区概况3.1区域概况3.1.1 地理位置五龙镇位于苍溪县北部,距苍溪县城 28 公里,距广元市区 100 公里,国道G212 线、广南高速纵贯全镜,南临白鹤乡、北接永宁镇,东连三川镇,西靠鸳溪镇。据 2015 年苍溪年鉴统计,五龙镇辖五里村、石板村、新梁村、九燕村、玉顶村、灯照村、龙隐村、平安村、青丰村、印合村、天池村、大树村、三会村、双树村、马虹村 15 个自然村和一个居委会,93 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达 16690人,,幅员面积 60.9 平方公里。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3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芳;许月明;;保定市城镇化发展中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01期

2 李莎莎;王瑷玲;姜曙千;姜峥嵘;;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山东省乳山市村庄地籍调查试点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3 刘佳灵;周清;屈金莲;;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3年23期

4 谭雪兰;钟艳英;段建南;曹浩成;;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地理科学;2014年03期

5 双文元;郝晋珉;艾东;黄晓英;张玲娥;孟鹏;朱传民;;基于区位势理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分区与模式[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10期

6 兰绍清;;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经济学机理探析[J];当代经济;2012年16期

7 赵紫阳;蔡玉梅;邹晓云;;重庆市燕坝村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J];中国土地科学;2011年12期

8 李杰;段建南;杨丹;;闲置宅基地整治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9 孙贵艳;王传胜;肖磊;董冠鹏;;快速城市化地区农村居住用地布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3期

10 苟丽娟;;基于KANQ GIS的数据处理软件在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中的应用[J];软件;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健;基于CA的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适宜性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泽昌;农村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高晓东;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测算及释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3 郭湘;湖南山丘区农村宅基地整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琼;甘肃省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黄海堤;南安市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6 苏里;基于GIS技术的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7 韩青;基于GIS技术的地籍管理系统[D];吉林大学;2008年

8 王晓霞;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9 刘庆;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点用地趋势及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38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538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e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