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北戴河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2 06:02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影响逐渐越来越大,对土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北戴河新区在我国北方滨海旅游区中具有代表性,当前,北戴河新区高端旅游产业的大力发展,其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明显,由此也导致生态风险状况有很大转变。本研究对北戴河新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状况进行系统分析研究。首先,在梳理基础理论研究和基础数据的基础上,使用多度和重要度指数模型、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等数学分析模型对该区域的土地利用进行时间和空间的动态的剖析;然后,运用城市扩张模型、紧凑度等数学模型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剖析了土地利用转变的分布、数量、速度、强度、类型等,理清了北戴河新区每一种土地利用的类别发生变化的一些独有的方面;最后,结合实际状况,创立指标体系并定下来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生态风险并划分等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梳理了北戴河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通过计算、分析可知15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在中北部区域的持续扩张,且扩张强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区域变化不同,主要表现为北部区域林地大量减少、南部区域林地增加但未利用地和水体规模不断缩小,揭露了北戴河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复杂性。(2)还原了北戴河新区建成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变轨迹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运用城市扩张模型、紧凑度模型等方法分析研究区建成区格局演变状况。研究区向北部区域持续扩张且扩张强度日趋增强,扩张强度由中速扩张转为高速扩张,且扩张不是在原先建成区基础上向外有序扩张,而是呈现出一种随意扩张的特性。(3)评价了北戴河新区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北戴河新区15年间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整体上处于中等生态风险等级,土地利用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破坏,环境质量一般,但区域生态风险状况差别巨大,南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较高,土地利用结构较为完整,北部区域的生态风险等级总体较高,土地生态结构受到的破坏较严重,东北部与市辖区接壤的区域和滨海区域的状况更甚,如不加以生态保护,该区域的生态状况逐渐恶化下去,将会影响到该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系统分析了北戴河新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变化,揭露土地利用格局演变规律,测度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对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合理分配土地资源以及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国内相似地区的相关研究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0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源;黄成敏;;基于RRM的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风险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年07期

2 李晓赛;朱永明;赵丽;田京京;李静;;基于价值系数动态调整的青龙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年03期

3 倪超;杨胜天;;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障碍因素诊断[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12期

4 李鑫;董斌;孙力;张长勤;李欣阳;盛书薇;汪庆;杨少文;汪涛;钱国英;;基于TM像元的湿地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4年04期

5 周兵;;生态农业:云南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6 彭慧;昌亭;薛红琳;戴靓;;土地生态评价研究综述[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3年06期

7 周启刚;张晓媛;杨霏;郑莉;曹倩倩;;基于PSR模型的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3年05期

8 刘斌;冀巍;丁长春;;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综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12期

9 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认知——纪念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20周年[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5期

10 顾康康;;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J];生态环境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少华;郑州沿黄旅游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2 徐美;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预警及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3 崔雪竹;可持续视角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代谢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马少春;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演变与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5 宗玮;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傅丽华;基于景观结构的长株潭核心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钟海燕;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王秋香;佛山市耕地变化驱动机理及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韦晓宏;可持续经济发展视野中的生态承载力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刘勇;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土地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琳;天津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梯度分析及区域生态风险评价[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浩中;长株潭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评价[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邹桃红;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临江市生态风险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锡贞;区域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安佑志;基于GIS的城市生态风险评价[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姚e,

本文编号:2611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611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9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