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江西省财政支农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6 18:50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由于其本身的属性,受自然环境和市场环境等因素制约明显,因此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政府通过财政支农支出促进“三农”发展是当前普遍的做法,也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财政支农资金已经成为农业发展最重要的资金来源。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落后于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城市工业和服务业不断提高的工资收益吸引着农业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凸显。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农业农村发展落后的问题,党和国家适时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全面实施,得益于我国不断增长的国力和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是有效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内容实施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从理论和实践上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并以江西省1980至2016年的研究区间,系统性地分析了江西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经济和财政支农的发展过程,研究了乡村振兴战略对财政支农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分析江西省财政支农现状,发现江西省尽管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增长,财政支农资金规模也不断扩大,但仍存在财政支出相对规模不足,增长不稳定,结构不合理,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低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农业本身的天然弱质性,政府财政收入总量不足,财政农业投资强度不足,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农权责不清,缺乏有效的财政支农监督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再次,本文总结了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财政支农的经验,分析了其对江西省财政支农的借鉴及启示。最后,本文综合前文分析,提出了加大财政支农规模,建立长效稳定的财政支农投入增长机制;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创新投融资机制,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宽财政支农范围;加大农业保险力度,建立农业保险机制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江西省政府完善财政支农政策提供一定的借鉴。
【图文】:

农业生产总值,江西省,变化趋势,图数


江西省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图

财政支农支出,江西省,变化趋势,图数


江西省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变化趋势图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12.8;F3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胜男;;财政支农政策的优化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年02期

2 李泓;;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年03期

3 鲁云花;;县级财政支农与农民增收现状及财政支农政策建议[J];经贸实践;2018年10期

4 邓菊秋;王祯敏;尹志飞;;改革开放40年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成效、问题与展望[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8年05期

5 余丽生;吴小明;孙韵;;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8年39期

6 杨昭;李静宜;;西藏财政支农政策综述[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7 符号;吕海燕;孙萍;;发达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及启示[J];中国工程咨询;2016年11期

8 陈文佳;;财政支农政策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作用分析[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年11期

9 王佳莹;郭天宝;闫雪;;中美财政支农政策的国际比较[J];世界农业;2015年12期

10 中国农村财经研究会课题组;王树勤;李军国;宗宇翔;;中国财政支农政策与体系的演变历程[J];当代农村财经;201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檀遵良;;探索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新机制[A];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政策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 赵鸣骥;;关于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几个问题[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08)[C];2009年

3 刘鸿;;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及支持方式做适度调整[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杨中万;;关于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若干建议[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5 肖万春;李伟舵;唐琼;肖向晶;;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建立完善新形势下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研究[A];湖南财政与“三农”问题研究课题结题报告[C];2013年

6 刘满香;;浅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省财政支农政策的选择[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获奖优秀论文选编(2004)[C];2004年

7 朱宏升;;入世背景下大连财政支农政策选择[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获奖优秀论文选编(2004)[C];2004年

8 福建省农村财政研究会课题组;陈小平;;福建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财政支农政策研究[A];全国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优秀论文汇编(2006)[C];2006年

9 邹小勤;刘晓薇;;财政支农政策效应研究——基于计量方法的实证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加强投入,完善政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全国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优秀论文汇编(2006)[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乔金亮;加大财政支农政策供给[N];经济日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张衡;李家洋代表:发挥好财政支农政策的“指挥棒”作用[N];中国财经报;2018年

3 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郜俊玲;创新完善财政支农政策[N];河南日报;2018年

4 龙新;坚持以新思路新举措推进财政支农政策改革创新[N];农民日报;2017年

5 刘献良 农总行三农政策与业务创新部;对接财政支农政策下的多样化创新[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5年

6 江西省委党校经济研究所 张文君;改进基层财政支农政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7 本报记者 骆伟琼;吉林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完成年中“大考”[N];中国会计报;2014年

8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经济研究所、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张文君;推进财政支农政策的精细化管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湖南省财政厅副厅长 欧阳煌;财政支农政策要体现“重中之重”定位[N];农民日报;2013年

10 记者 王志萍;我市财政支农政策润泽百姓[N];朔州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汪厚安;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效果及政策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方鸿;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及其资金效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田红宇;财政分权、财政支农政策与粮食生产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4 张建龙;财政支农理论与实践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5 韩林;我国财政支农支出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胜;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邓卫平;财政支农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机理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8 李秋;辽宁省财政支农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9 黄利会;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效果及政策保障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亚;农业现代化下财政支农政策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2 张尧;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江西省财政支农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8年

3 吴忠英;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财政支农政策优化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8年

4 雷琼;衡阳市财政支农政策及绩效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年

5 闫泽辰;吉林省统筹城乡发展视域下的财政支农政策研究[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7年

6 杨娜;山东省财政支农政策的优化与整合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7 王晓雨;中国财政支农政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甜;基于县域的财政支农政策评估及其完善[D];苏州大学;2015年

9 黄浩挺;当前新农村建设时期下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耿铭阳;发达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00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700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9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