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云南

发布时间:2020-06-11 10:32
【摘要】:我国自1970年开启并逐年加快对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进程~([1])。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指借助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获取农业、农村相关信息,并将信息传递给农民以帮助其生产生活,从而带动农村整体经济发展的过程~([2])。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是由主体、客体、内容、渠道等多重要素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加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工业化发展,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先导力量,但同时也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难点所在,而信息服务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三农”问题,为推动农村的全面发展,可以借助信息化的力量来打破城市与乡村之间看似坚固的壁垒,信息服务首要功能就是满足农民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因此针对信息服务的受体的研究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3])。本文以云南省农民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结果分析云南省农民个体特征和信息服务应提供的内容和更易被农民接受的信息传播方式。文章对信息服务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定义,引入传播学理论和信息需求层次理论作为理论支撑。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之上对需求主体的个体特征、内容、渠道和态度等分别进行文献综述分析,总结出能够影响农民对信息服务内容偏好的四大影响因素和信息服务需求内容的影响因素模型以及基础量表。在对云南省昭通市的彝良县和巧家县进行定性的半结构化访谈后修正基础量表并随机抽取全省五个信息站,委托信息员对问卷进行发放,随后对数据进行定性的描述性分析和定量的信、效度分析和相关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验证假设及模型,并提出针对现有的农村信息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建议,且为云南省“三农通”综合服务平台及信息服务体系的支持者提出相应意见。当前学术界对于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突出表现在宏观理论的论述多,实际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案少;定性文字描述多,定量分析少。本研究从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调查对象所处环境,引入传播学理论与信息需求层次理论,创造性的结合马斯洛需求理论对信息从低到高划分层次。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有:(1)男性比女性更关注农民和农村信息,男性对市场和技术类信息更为关注。年龄越小、受教育水平越高的男性对气象信息越为关注,此外教育水平越高的男性对政策类信息也越为关注;(2)人际渠道对所有类别的信息均有影响,农民在获取各类信息时人际渠道是最常使用的,其中朋友、邻居或亲戚影响最大,同事/工友和专业人员根据不同信息需求有着不同的影响程度。传统渠道中当地政府对政策法规信息需求影响大,报刊/杂志/图书则对种、养殖技术信息需求和农(副)产品信息需求影响大,社区组织(合作社等)则对务工供求信息需求影响大。现代渠道对农业新闻信息需求、气象环境信息需求、务工供求信息需求、技能培训信息需求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手机短信/电话只在农资供求信息需求中被发现有显著影响。(3)农民愿意有偿接受信息服务,但对农业新闻信息则呈相反态度。对当地信息服务满意程度越高的农民越愿意接受信息服务。
【图文】:

信息服务,信息传播,传播学理论,个人特性


图 2.1 信息传播过程根据传播学理论,农民的信息需求的满足可以看作信息传播到接受到反馈的程。在本文中信息传播的主体可能是政府、涉农机构、信息员、村干部等;受者是云南省农民。农民的信息服务也就是相关机构通过短信、报纸杂志、广播载体将需要传达的信息传播给以主要受体为农民的过程。本文从信息服务过程中的四大要素——主体、受传者、信息内容和载体分别行研究从而梳理本省农民的信息需求偏好,根据研究结果倒推信息发布者应当重哪些信息的发布,采取何种方式发布以更好地贴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并易于被户接收。1977 年竹内郁郎[20]根据社会学家伊莱休·卡茨[21]于 1974 年提出的信息服务使用与满足”的过程进行了完善与补充,形成以社会条件与个人特性相结合的定需求,在对媒介的评价后通过与媒介的接触对信息获取了不同的满足程度,

基本模式,过程,云南省


图 2.2 “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根据竹内郁郎所提出的“使用与满足”,,本文将逐一对农民的个人特性、社会条件、对媒介的评价以及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分别进行分析[23],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总结出影响云南省农村农民信息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以此为云南省的信息发布者——相关政府机构以及云南省“三农通”综合服务平台等提出建议以满足云南省农村地区信息化服务的整体需求[23]。第三节 信息需求层次理论需求层次理论是由马斯洛(美)于 1943 年提出的,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按照金字塔形状由底层的生理上的需要即最基本的维持生存所必须的需要所得到满足后将会过渡到对安全上的需要[24],当人的安全需求不再是迫切需要后人将会产生新的需求即对情感以及归属的需要,此类需要可能会联结到家庭、宗教、教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立群;;农民信息服务采纳行为实证研究[J];图书馆;2017年02期

2 赵红勋;张卓;;2016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综述[J];现代视听;2017年01期

3 刘登英;龚力波;魏莉;何云琼;;云南省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成效与问题分析[J];云南科技管理;2016年04期

4 贺美莲;;云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问题探微[J];中国农业信息;2016年12期

5 梁丽;张广胜;;进城务工人员接受政府信息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辽宁省的实证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5年09期

6 段会霞;;农户农机化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江西省为例[J];科技广场;2015年03期

7 李荣耀;;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优先序研究——基于15省微观调查数据的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8 袁野;曾剑秋;赵鸿运;张献华;;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研究——以云南省“数字乡村”为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9 ;云南“三农通”开创农村信息化服务新模式[J];云南科技管理;2013年04期

10 廖圣清;柳成荫;申琦;秦绍德;;国际传播学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2000—2011年传播学SSCI期刊为研究对象[J];新闻大学;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莼;农民工满意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2 孔伟;信息技术视域中的社会生产方式[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璐;渝东北地区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2 周风涛;新疆棉农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

3 包晗雪;延边州农业科技信息需求影响因素分析[D];延边大学;2016年

4 温珂;基于Portal的农村信息服务门户集成与实现[D];河南农业大学;2016年

5 夏玲;重庆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孙洁;宁夏农村女性获取信息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7 丁君;湖北省农民信息需求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施小飞;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9 凌杨明;农户对农业公共信息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D];江西农业大学;2014年

10 张译;基于供需视角的农村信息贫困现状与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07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707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b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