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中游土地利用和景观变化的时空特征与驱动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901;F301.2
【图文】:
、水资源、遥感、自然地理学、植被科学等多个学科(见图1.2)。近年来,干旱地区绿洲变化相关研究已经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俨然成为了全球变化研究、土地退化和可持续发展等研究和实践中的最活跃的领域之一[39]。与绿洲变化相关的研究多集中在识别和分析绿洲区土地利用格局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40-44]、绿洲时空动态和驱动机制[15, 45, 46]、探究绿洲变化与水资源的关系[47, 48]、分析绿洲自然与生态环境变化(植被变化、土壤退化/盐渍化)[10, 49, 50]、评价绿洲变化的生态效应[11, 51]、讨论绿洲稳定性[52-54]、分析绿洲扩张[55, 56]以及景观格局变化[57]等方面。图 1.1 绿洲研究的国际发文量注:所用数据来源于 Web Of Sicence (WOS)核心数据合集(以“oasis”为主题进行检索,并剔除不相关文献)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每年的发文量/篇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2.1 自然地理概况2.1.1 地理位置黑河发源于上游的祁连山脉,流经中游绿洲区,进入下游戈壁沙漠,最终汇入居延海,形成了我国西北干旱区第二大内陆河流域——黑河流域。黑河流域全长达 821 km,流域总面积约 14.29 万 km2,以莺落峡和正义峡水文站为界划分为上、中、下游三部分。黑河中游位于东经 98°57′-100°52′和北纬 38°39′-39°59′之间,海拔介于 1260-2480 m,地处河西走廊中部,两岸地势平坦,南临祁连山,北依合黎山。根据其成因和地形特征,黑河中游的地形地貌由南向北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山体平缓的祁连山地、地势开阔的走廊平原和平缓低矮的北山山地。黑河中游的行政面积为 10656km2,涵盖甘州区、高台县和临泽县三个行政区,其地理位置如图 2-1 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颉耀文;姜海兰;王学强;马宗义;陈云海;;1963-2012年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的时空变化[J];干旱区地理;2014年04期
2 田文婷;颉耀文;陈云海;;甘肃省高台县绿洲变化的人文驱动力[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3 解婷婷;苏培玺;周紫鹃;张海娜;李善家;;荒漠绿洲过渡带沙拐枣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J];生态学报;2014年15期
4 马晴;李丁;廖杰;韩杰;;疏勒河中下游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经济地理;2014年01期
5 刘纪远;匡文慧;张增祥;徐新良;秦元伟;宁佳;周万村;张树文;李仁东;颜长珍;吴世新;史学正;江南;于东升;潘贤章;迟文峰;;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J];地理学报;2014年01期
6 巩杰;谢余初;孙朋;颉耀文;;乡镇尺度金塔绿洲时空格局变化[J];生态学报;2013年11期
7 穆桂金;贺俊霞;雷加强;庞营军;邢文娟;杨发相;刘国军;毛东雷;岳健;;再议绿洲-沙漠过渡带——以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3年02期
8 文星;王涛;薛娴;段翰晨;廖杰;;1975—2010年石羊河流域绿洲时空演变研究[J];中国沙漠;2013年02期
9 廖杰;王涛;薛娴;;近55a来黑河流域绿洲演变特征的初步研究[J];中国沙漠;2012年05期
10 常学礼;韩艳;孙小艳;张宁;;干旱区绿洲扩展过程中的景观变化分析[J];中国沙漠;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27229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722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