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黑龙江省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0 16:56
【摘要】:自从人类开始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之后,就一直探讨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环境关系的问题。生态经济的主体包括保护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生态经济核心的内容就是两者关系。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不能相互核心发展是黑龙江牧区生态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实现和谐发展的模式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环境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基于此,发展生态经济的唯一途径就是传统经济模式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模式。有鉴于此,黑龙江牧区发展生态经济从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环境两个层面出发,进行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的开发,同时,与综合治理黑土滩、科学开发盐碱地、严格控制草原面积等措施相结合,确保黑龙江草原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黑龙江省草原生态发展、利用的现状为研究对象,从中发现、总结黑龙江草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结合国内外的草原发展模式、经验以及相应的政策法规,对黑龙江省草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在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发展草原生态经济,通过合理科学的措施对黑龙江牧区草原沙化进行严格控制、对牧区土地盐碱化程度、黑土滩化程度进行严格控制,从而确保黑龙江牧区草原生态经济发展。显然,目前黑龙江牧区可持续发展并没有真正实现。因此,为了确保黑龙江牧区草原生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对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给予兼顾,短暂发展并不能实现真正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过程中,在探析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存在局限性,特别是研究生态环境保护中除了人之外生物群体保护方面、改进牧民生活方式方面、改善牧民生活质量方面等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3.212
【图文】:

趋势图,草原退化,牧区,趋势图


图 1.1 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究现状就开始研究草原生态理论,深入研究草原生态政策与的研究成果,大部分研究结论是基于数据得到的,因针对性。国外关于草原生态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原生态的研究学家鲍尔丁在 20 世纪 60 年代发表了《一门科学——一概念首次进行阐述。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捷夫通过法,首次定量分析研究了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关系独的生产部门,产品成本包括原材料消耗、劳动力消详细阐述工业生产受污染的影响。1981 年《环境状况第一主题,这显示作为新的经济形态,生态经济不

黑龙江省,草原,松嫩草原,黑龙江


共有 3100 万亩;当前黑龙江草原总面积 万亩[38]。黑龙江草原呈现集中连片的特征,主要在西国著名的松嫩草原就位于黑龙江省。松嫩草原包括大泰来、甘南、龙江、杜蒙、林甸等县草原面积为 962面积的 65.1%;小兴安岭地区的肇州、肇东、安达、原面积 406.73 万亩,占到已经开发草原面积的 27.5%面积 52.3%的草原还没有利用,为 1621.3 万亩,分布、江河湖波以及丘陵地带[40]。原主要的草原类型包括草甸草原类、灌木草丛类、沼黑龙江省草原草的类型包括羊草、小叶章、野古草、、修氏苔草等 1000 多种。优势是产量大、具有比较高羊的饲料非常适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玮;郑子成;李廷轩;王永东;;退耕植茶对川西低山丘陵区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4年08期

2 迟文峰;许鑫慧;;黑龙江省草原征占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当代畜牧;2014年06期

3 申燕;郑子成;李廷轩;;茶园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特性的关系[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0年05期

4 王关区;;内蒙古农村牧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析[J];北方经济;2010年15期

5 李婷;张楠;;内蒙古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J];北方经济;2008年24期

6 柯水发;赵铁珍;;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选择机理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王筱明;;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在退耕还林决策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7年08期

8 孔凡斌;;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林业科学;2007年01期

9 易福金;陈志颖;;退耕还林对非农就业的影响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年08期

10 彭文英;张科利;杨勤科;;退耕还林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影响预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占德;退耕还林对自然与社会影响的分析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226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7226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5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