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场是农业活动中最基本的一线生产组织单位,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学者对农场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研究,主要围绕着农场劳动生产率、农场数量、农场从业人数和农场规模等农场发展指标中的一个或几个展开,且主要基于统计数据的经验分析。然而,将农场的劳动生产率、数量、从业人数和规模等四个指标综合起来,以经验分析为基础,基于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农场的发展演进及内在作用机理的文献很少。本文以日本、美国和法国等三十国的农业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农场劳动生产率、农场数量、农场规模和农场从业人数四个农场发展指标,并以此为考察对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农场发展规律及其内在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从微观视角研究农场内部结构变化,基于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以及前人研究成果,构建理论分析框架,梳理了农场制的诞生历程,然后,运用经验分析方法,对农场类型、不同规模家庭农场的数量和经营面积的变化进行研究,得到了农场内部结构的变化规律。从宏观视角对农场四个指标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了农场演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探索并揭示了演化趋势背后的内在作用机理,命名为“踏轮效应”,即:农场主在农场间的相互竞争过程中,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会采用更先进的农业科技、提升管理水平等措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而竞争加剧,竞争力弱的农场要么倒闭要么被兼并重组;退出农场经营的农场主以及因为新技术设备的运用而进一步释放的其他农场从业人员,会向二三产业转移;无弹性的农业土地供给逐渐向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存续农场聚集,农场经营规模扩大,为农场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创造了条件;更先进的农业技术以及更规模化的生产组织管理方法得以运用,农场劳动生产率再次提高,这样不断循环往复,就如同一个“踏轮”,在这一“踏轮”运动过程中,农场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农场数量和农场从业人数越来越少,农场经营规模越来越大。以农场劳动生产率、农场数量、农场规模和农场从业人数四变量数据为基础,运用PVAR模型对该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与理论推断一致。“踏轮效应”,主要包括:第一,四个指标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第二,四个指标的演化趋势;第三,明确单个指标变动时,四个指标对这一变动的相对贡献率的大小,体现了相对重要性;第四,农场经营规模的大小,需要以资源禀赋、制度差异为基础,并与相应的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五,农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踏轮效应”的内在驱动力,“踏轮”的循环往复又进一步促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于这些农业现代化国家的农场研究成果,需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农业发展水平等因素,有选择地吸收借鉴,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以我国农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和资料为基础,对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依然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低、规模化程度滞后、土地流转不畅、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多元化主体结合多样化经营的新型经营体系建设仍处在起步阶段以及产值转化率较低等问题。然后,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针对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4.1
【图文】:
美国2002年的不同规模家庭农场数量与面积占比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USDA)网站:https://www.nass.usda.gov/Census_of_Agriculture/

美国2012年的不同规模家庭农场数量与面积占比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USDA)网站:https://www.nass.usda.gov/Census_of_Agriculture/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农业转型背景下家庭农场的分析与判断——基于四川省135个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J];农村经济;2015年12期
2 周应恒;胡凌啸;严斌剑;;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规模演化的国际经验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5年09期
3 周晓时;李谷成;吴丽丽;;转型期我国农业增长路径与技术进步方向的实证研究——基于大陆28省份的经验证据[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4 施国庆;伊庆山;;现代家庭农场的准确认识、实施困境及对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5 高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国际经验与中国的选择[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6 汪发元;;中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比较及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10期
7 丁冬;郑风田;彭军;内海真一;;国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管理科学;2014年06期
8 吴亮;;发达国家二元经济转型中农业现代化的经验[J];世界农业;2014年04期
9 陈晓华;;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上的致辞[J];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01期
10 张士云;江激宇;栾敬东;兰星天;方迪;;美国和日本农业规模化经营进程分析及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郭熙保 ;白松涛;;农业规模化经营:实现“四化”同步的根本出路[N];光明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郧宛琪;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2 徐毅;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与绩效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祥茂;农业产业组织形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
2726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726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