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哈尔滨市松北区农牧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及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22 19:43
【摘要】:循环经济是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其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农牧业是松北区的支柱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大力发展农牧循环经济,是提高松北区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一种重要经济增长模式,对松北区提高粮食效益、开辟新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居民收入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资料,在对松北区农业发展现状和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松北区农牧循环经济的自身发展的要素和外部发展环境进行分析,提出松北区发展农牧循环经济的优势为产业发展基础稳固、农业资源优势明显、农产品物流基础较好;劣势为基础设施仍显薄弱、环境治理压力增大、内生动力严重不足;机遇为宏观环境机遇、“北跃”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机遇、市场容量大的发展机遇;挑战为种植业和养殖业产业分离、农牧循环机制尚未建立、标准化有待加强。针对SWOT得出的结果,发挥松北区自身优势,抓住机遇,规避劣势和挑战,编制松北区农牧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松北区农牧循环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思路。确定松北区农牧循环的发展目标为:到2025年,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农牧循环发展模式和与之配套的政策支撑体系。种植产品标准达到国家绿色食品标准,部分达到有机标准,支持高效、外向农业的发展。推动规模养殖场实现“三配套、一结合”,通过过腹增值实现粮食就地转化、秸秆炭基肥厂的建设实现农业废弃物再利用,把绿色有机养殖业同绿色种植业循环起来,构建农牧循环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根据松北区产业特点及资源分布状况,依据发展的交通区位条件,为加强整体资源整合能力,确定“一体两翼三区”的空间布局,提出种植业、畜牧业的重点建设内容与布局。发展农牧循环经济是实现松北区提升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选择,为突破现阶段制约松北区农牧循环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提出松北区发展农牧循环的六点对策:一是以循环农业为主体创建绿色产业;二是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模式;三是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模式;四是打造绿色宜居新农村;五是全力建设农业水利设施;六是实施五项保障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3.22
【图文】: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道

示意图,区位,示意图,肇东市


松北区农业发展现状分析松北区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地理区位松北区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下辖的一个区,位于哈尔滨城区松花江北岸。北面与呼兰区,西部与肇东市五站镇、东发镇连接,南与道外区、道里区隔江相望。松北区总面积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为 88 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图,行政区划图


10图 2-2 松北区行政区划图Fig.2-2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map of songbei district2.2 自然资源2.2.1 地貌松北区地貌类型属内陆河川平原,海拔高度在 115~120 米之间,最高处海拔 165 米。属松花江低河湿滩地和河湿滩地,地势平坦低洼,区域间地形地貌变化不大,基本上是平原,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基础资源保障条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景林;;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J];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汉文版);2008年02期

2 杨莹;范亚东;;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02期

3 李蓬;;循环经济的生态哲学思考[J];科技和产业;2007年11期

4 徐文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分析与对策[J];学习与探索;2007年02期

5 刘荣章;翁伯琦;周江梅;曾玉荣;许文兴;;福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与政策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年06期

6 朱明芬;陈随军;;浙江农业循环经济分区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06年06期

7 徐丙臣,袁堂梅;循环经济是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5年04期

8 李克国;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王昀;;循环农业初论[J];江海纵横;2005年01期

10 范连颖;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可借鉴的日本经验[J];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本文编号:27662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7662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c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