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连片贫困地区地域分异特征下的贫困影响因子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323.8
【图文】:
甘肃省36个连片贫困县行政区范围
研究区贫困影响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布图
贫困因素影响力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玉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磨课及感悟[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年06期
2 刘君;;西藏雪灾的地域分异及雪灾危害浅析——以《灾异志·雪灾篇》中记载的雪灾为例[J];祖国;2017年10期
3 钟水明;;四川盆地地域分异及其开发与保护[J];资源开发与保护;1987年02期
4 钟功甫;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带形成条件、地域分异和发展方向[J];地理学报;1988年02期
5 ;地理学学位论文摘要(12篇)[J];地理研究;1988年01期
6 杨钦周;四川森林的地域分异特点[J];山地研究;1988年04期
7 李久成;;试论新疆人地系统地域分异之规律[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1期
8 郑度;横断山区自然地域分异和区划[J];山地研究;1989年01期
9 赵瑞杰;;纬度地域分异典型地区辨析[J];新课程学习(下);2012年02期
10 高梅;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规律[J];考试(高考.文科版);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刘彦随;周扬;刘继来;;中国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特征及其精准扶贫策略[A];2018'中国土地资源科学创新与发展暨倪绍祥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2 曹健;;苏州地理区域的划分与发展展望[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3 张涛;王光艳;朱琳;;重庆市长寿区土地利用分异研究[A];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C];2008年
4 张捷;吕菽菲;解杼;刘泽华;;中国中文旅游网站的空间分布研究[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穆松林;;北京山区沟域密度评价与沟域经济发展典型模式[A];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C];2012年
6 孟德友;陆玉麒;;江苏省区域经济联系及城市经济区划分[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梁留科;李永文;;论中国洞穴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异及其开发[A];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度;西部开发与水土保持[N];中国水利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林玉;跨农牧交错带民俗事项的地域分异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
2 王文倩;甘肃省连片贫困地区地域分异特征下的贫困影响因子分析[D];兰州大学;2019年
3 史婧丽;山西省农牧业产业结构的地域分异及可持续发展对策[D];山西师范大学;2018年
4 付文文;山东省历代人才的地理分布与地域分异[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孙海龙;明清晋商对福建茶产业地域分异格局演变的影响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6 蔡业新;吉林省旅游经济地域分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孙蕾;农安县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地域分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吕芳;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9 刘娟;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840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784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