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农户贷后过多增加生活消费的道德风险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1 11:16
   精准扶贫政策在我国实施多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余留的贫困问题更加顽固,以往金融扶贫的低效和潜在的风险问题渐渐显现。这其中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本能提升农户收入能力的借款没有被用于生产,使农户产生了一些不恰当的消费,这不仅浪费了金融资源,还会造成违约风险的增加,而目前这类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本文主要研究这种贷款后过多增加生活消费的行为,窥伺金融扶贫中借款方的道德风险问题。这种消费反映了农户的不理性,传统经济学很难对农户的“非理性”行为做出解释,因此本文引入行为经济学这一新兴的交叉学科,以认知偏差和惩罚威胁为主要影响因素切入,将农户贷款后的消费账户划分为心理收入账户和心理偿还账户,融合经典消费理论以及前景理论,探究农户贷款后消费行为的决定机制。为了区分消费的“度”,本文采取准实验研究的方式,将获得贷款的农户设为实验组,包括收入在内的其它条件相同的未获得贷款的农户为对照组,以两者对应生活消费的差值作为对农户贷后过多增加消费的度量,并求解这部分过多消费的数理表达,随后对影响理论模型参数的因素以及还款前后消费波动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形成一个研究农户贷款后过多增加生活消费的分析框架。为验证理论分析与现实的契合度,本文进一步使用准实验研究的思路,采用PSM-DID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中因变量采用分层的消费以规避消费信贷对农户消费的直接影响并借此分析不同层级的消费差别,解释变量为获得借贷这一哑变量,控制变量包括收入等这些与借贷相关又能促进正当消费的因素,旨在探究贷款对于农户消费的直接效用。这部分内容先是按照理论框架中的要点进行回归分析,随后利用实证结果对理论模型中的心理账户系数进行了简单测度。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总体上农户贷款后过多增加生活消费的道德风险是存在的,正规贷款相比非正规贷款的情况更甚。(2)在还款风险较高时,贷款对于生存型消费的过多增加的促进更加明显,此时二元金融渠道的农户行为在数值上相似,符合前景理论。(3)对消费层次进行进一步分析的结果说明,生存型消费是农户贷后满足的优先目标,享受型消费可能会被抑制,说明农户贷款后消费受到消费层级的影响较为明显,总体上反映出了农户具有结构特点的不健全的信用意识。(4)借款农户在还款后的消费小于对照组,说明农户对心理收入账户的损失进行了过度调整,反映出贷款还款前后农户消费的不平滑现象。最后本文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学位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832.43;F32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晓军;蔡秋成;;消费者的界定[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8期

2 方家良;试论现代人精神生活消费的特点[J];上海艺术家;1995年06期

3 王晓光;;军人消费质量问题初探[J];军事经济研究;1992年09期

4 王恒青;;我区不同类型农民在生活消费结构上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J];改革与战略;1987年03期

5 张志仁;;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商品问题之我见[J];理论学习;1987年S2期

6 王永江;;论社会主义个人生活消尰[J];经济科学;1987年01期

7 ;农民收入与消费[J];统计;1988年05期

8 程包进;论初级阶段对生活消费的财政补贴[J];求实;1988年03期

9 张江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活消费观刍议[J];求实;1988年05期

10 林坚;应当引导私营企业经营者节制生活消费积极扩大再生产[J];中国农村经济;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良警宇;;淄博市金岭回族的生活消费结构[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2 ;2016年90后汽车消费群体研究报告[A];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16年第7期)[C];2016年

3 董永茂;;浙江省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结构变动及需求弹性分析[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叶轶;;消费行为和生态安全的关系探讨[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曲兆鹏;赵忠;;“未富先老”的不平等效应——老龄化对我国农村消费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林雷;;中国汽配流通业现状及发展趋势[A];21世纪中国汽配市场论文集(三)[C];2005年

7 吕靖烨;文启湘;;和谐西安需要和谐的社区消费环境[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8 吴宣恭;;转换发展模式 振兴华夏经济[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3)——创新驱动的中国经济[C];2013年

9 贾朝君;于丽娜;;发展绿色水产品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A];绿色食品开发与市场营销发展战略研究——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开发与市场营销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韩旭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利条件、挑战及应对措施[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艾红霞;湖北人生活消费的钱花哪了?[N];湖北日报;2018年

2 记者 孙美 通讯员 杜京哲;便民市场工程为市民打造“10分钟生活消费圈”[N];唐山劳动日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李仁平;未来智能生活消费将引领社会发展[N];中华工商时报;2019年

4 华欣;不以生活消费为目的的投诉不予受理[N];消费日报;2019年

5 翡之劳;生活消费是驾辕的马[N];中国青年报;2010年

6 记者 陈学桦;博爱县 农村电商点燃创业激情[N];河南日报;2016年

7 井丽君;铜川供电拓展“互联网+”智能新生活消费[N];中国能源报;2017年

8 程鹏宇;网红经济需要更多样的商业模式[N];杭州日报;2017年

9 王洁平;旅居养老市场广阔服务体系亟待构建[N];中国旅游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敖爱珠 陈瑜;生活消费平台:你懂医药的心吗?[N];21世纪药店;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芦森;农户贷后过多增加生活消费的道德风险研究[D];湘潭大学;2019年

2 赵信彦;马克思生活消费理论及其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现实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3 郭江影;社会保障对农民工家庭城市生活消费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4 刘成;对消费者概念的法律解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5 向兰金;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春颖;消费异化的哲学反思[D];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

7 班越;消费者概念的法律界定[D];扬州大学;2015年

8 丁亚龙;扶贫资金的投向与效果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9 刘欢;预售众筹欺诈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10 赵静静;山西农村消费市场开发的系统动力学研究[D];中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09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09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5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