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经济相对薄弱村帮扶路径研究
【学位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3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建荣;陈文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之路[J];江苏农村经济;2013年05期
2 杜建伟;;监督 为经济腾飞插上翅膀[J];人大建设;2013年04期
3 姚云云;刘金良;东波;;农村反人文贫困的路径选择[J];商业研究;2012年07期
4 徐翔;刘尔思;;产业扶贫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纵横;2011年07期
5 彭海红;;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实践形式探析[J];新视野;2011年04期
6 王德祥;张建忠;;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特点及优化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11年04期
7 刘恒;;新形势下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学理论;2011年18期
8 王国敏;罗静;;农村集体经济:辩证审视、现实困境与必然出路[J];探索;2011年03期
9 龚娜;龚晓宽;;中国扶贫模式的特色及其对世界的贡献[J];理论视野;2010年05期
10 谯丹;;乡村旅游产品文化品味的提升问题思考——以云南省楚雄州咪依噜风情谷为例[J];旅游研究;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翟羽佳;扶贫主体能力建设对云南贫困地区乡村空间生产影响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2 邓小海;旅游精准扶贫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3 王俊文;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英;城乡统筹视角下太仓市的乡村旅游发展[D];苏州大学;2018年
2 王霞;习近平总书记产业扶贫思想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8年
3 张泽楠;旅游发展为导向的县域村落分类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4 张鹏飞;滇黔两省抱团协作机制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5 徐明光;苏州生态补偿的财政政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吴淞潮;基于可持续生计的苏州沿太湖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4年
7 王子强;苏州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与村庄规划创新[D];苏州科技学院;2014年
8 袁飞;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4年
9 于富昌;水源地生态补偿主体界定及其博弈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10 薛友;苏州生态补偿评估[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09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09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