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苏州市经济相对薄弱村帮扶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1 15:20
   经济相对薄弱村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制约因素,也是乡村振兴中亟需关注的“补短板”环节。通过帮扶,使经济相对薄弱村走出困境即是实现地区整体发展的关键,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本文以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苏州市为案例地区,通过深入的实地调研和对100个经济相对薄弱村的数据分析,剖析了苏州经济相对薄弱村的成因,总结了经济相对薄弱村帮扶的五条路径,具体结论如下:影响经济相对薄弱村的主要因子有四个:村庄规模因子、工商企业因子、集体经济实力因子和乡村旅游实力因子;经济相对薄弱村的成因有五个:村庄规模制约、生态敏感区位限制、集体经济乏力、工商企业发展动力欠缺以及乡村旅游发展滞后。经济相对薄弱村空间分布呈现出大尺度广泛分布和小尺度集聚分布,尤其是与生态敏感区分布高度一致的特征;苏州经济相对薄弱村分为四种类型:集体经济薄弱型、乡村旅游薄弱型、工商企业薄弱型和综合薄弱型。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和苏州实践,论文总结了五条苏州相对经济薄弱村的帮扶路径,即内生发展、生态补偿、联合抱团、企业带动、发展乡村旅游,并结合案例,从路径内涵、路径设计和路径实施等方面分别对五条路径进行了详细分析。
【学位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3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建荣;陈文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之路[J];江苏农村经济;2013年05期

2 杜建伟;;监督 为经济腾飞插上翅膀[J];人大建设;2013年04期

3 姚云云;刘金良;东波;;农村反人文贫困的路径选择[J];商业研究;2012年07期

4 徐翔;刘尔思;;产业扶贫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纵横;2011年07期

5 彭海红;;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实践形式探析[J];新视野;2011年04期

6 王德祥;张建忠;;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特点及优化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11年04期

7 刘恒;;新形势下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学理论;2011年18期

8 王国敏;罗静;;农村集体经济:辩证审视、现实困境与必然出路[J];探索;2011年03期

9 龚娜;龚晓宽;;中国扶贫模式的特色及其对世界的贡献[J];理论视野;2010年05期

10 谯丹;;乡村旅游产品文化品味的提升问题思考——以云南省楚雄州咪依噜风情谷为例[J];旅游研究;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翟羽佳;扶贫主体能力建设对云南贫困地区乡村空间生产影响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2 邓小海;旅游精准扶贫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3 王俊文;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英;城乡统筹视角下太仓市的乡村旅游发展[D];苏州大学;2018年

2 王霞;习近平总书记产业扶贫思想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8年

3 张泽楠;旅游发展为导向的县域村落分类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4 张鹏飞;滇黔两省抱团协作机制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5 徐明光;苏州生态补偿的财政政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吴淞潮;基于可持续生计的苏州沿太湖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4年

7 王子强;苏州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与村庄规划创新[D];苏州科技学院;2014年

8 袁飞;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4年

9 于富昌;水源地生态补偿主体界定及其博弈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10 薛友;苏州生态补偿评估[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09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09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8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