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农业循环模式下企业经营效益分析及政策优化

发布时间:2020-09-01 16:10
   现阶段,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一系列挑战:农业资源约束趋紧,农业污染问题突出,生态系统退化明显。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与以往粗犷低效的农业生产模式是分不开的,而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农业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一种变革,有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在实践中,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仍不充分,需要政府采取必要措施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基础概念,主要包括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农业循环模式。其次,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认识到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未来发展方向,它具有经济、社会、生态多方面效益,但在实践中经济效益往往难以体现,相关行为主体应用农业循环模式发展的积极性有待提高,有必要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应该采取政府补偿和市场补偿的方式对其进行补贴。再次,本研究选取废弃物再利用型农业循环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在梳理理论基础和整理思路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利润模型,为展开具体分析构建了框架。接着,本研究通过整理数据模拟了在单一养殖场模式、“猪-沼”模式和“猪-沼-果”模式下,不同经营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中企业获得利润的情况,得出结论:“猪-沼-果”模式具有最显著经济效益,规模扩大可以提高经济效益;江西省环保税额偏低,对企业采取减排措施的激励有限,需要尽快推广排污权有偿使用;沼气工程补贴可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但目前获得补贴门槛偏高;粪肥是沼气工程收入重要来源,应对其提供补贴;发展安全农产品种植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溢价能力,提高企业利润。最后,针对数据模拟的结论,从加大宣传,合理规划,优化补贴政策,提供技术补偿,调整环保税额和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完善安全农产品相关政策的角度提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学位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324
【部分图文】:

猪-沼-果,运行机理,模式


互利互惠的关系,它们互相依赖,彼此有利。共生的研究从生物学逐渐过渡又逐渐扩展到经济、社会、哲学等各个领域,成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在共生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循环经济下的产业共生、共生在企业管理中的生在技术领域、营销领域等的应用,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是集中在对经济共生实践的描述和总结,对产业共生的理论研究主要是指出其构成中的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要素。在“猪-沼-果”模式中,产业共生是由养殖业、种植业三个单元组成,它们通过能量、产品和废弃物的循环传递形成了特式,并且在这一模式下可以实现成本节约和整体增值,进而构成它们的共3.2 模型构建的思路“猪-沼-果”农业循环经济运行机理如下图所示,它是由生猪养殖,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种植组成的循环产业链。生猪养殖会消耗粮食、饲料产生的排泄物和污水可以投入沼气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废弃物再利用。通过微生物分解加入其中的动植物废弃物,产生的沼气可以为农户和养殖能源,由沼渣制成的有机肥和沼液可以提供给种植业,代替农药和化肥。沼液和有机肥可以产出经济效益更好的绿色农产品,质量较差的农产品和以用作养殖业饲料。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兰菊;;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改革与战略;2015年12期

2 刘佳奇;;日本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5年08期

3 武光太;;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J];农业经济;2014年08期

4 何佳;;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5 何佳;;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循环经济金融支持体系构建研究[J];理论探讨;2014年01期

6 王达;张强;;湖南省农村户用沼气池效益估算与财政补贴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7 陶思源;;德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3年06期

8 尹磊;罗瑞华;;产业生态理论发展研究述评[J];商业时代;2011年07期

9 郑学敏;付立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0年03期

10 夏蕾;马友华;栾敬东;张承祥;姜洪智;尹昌斌;;构建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金融支持体系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叶;基于遥感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生态红线划分[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2 吴喜慧;关中平原典型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王志刚;农户参与循环农业行为及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证[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4 张玉梅;基于循环经济的生猪养殖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5 王帅;中国耕地资源安全政府规制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6 朱建春;陕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7 邓旭霞;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支撑体系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8 王建花;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9 李峰;我国中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10 李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菲;企业层级下的循环农业模式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2 傅知凡;湖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6年

3 周煜钦;农业循环经济的科技支撑体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4 胡巧玲;基于生态效率的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林光耀;“草—牧—沼—蔬”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及其效益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6 李洪倩;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7 杨英;万年县循环农业模式及农户对循环农业的认知度分析[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8 宋薇;石家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路径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2年

9 熊雪;循环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斯琴;内蒙古杭锦后旗典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效益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099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099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f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