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循环模式下企业经营效益分析及政策优化
【学位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324
【部分图文】:
互利互惠的关系,它们互相依赖,彼此有利。共生的研究从生物学逐渐过渡又逐渐扩展到经济、社会、哲学等各个领域,成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在共生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循环经济下的产业共生、共生在企业管理中的生在技术领域、营销领域等的应用,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是集中在对经济共生实践的描述和总结,对产业共生的理论研究主要是指出其构成中的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要素。在“猪-沼-果”模式中,产业共生是由养殖业、种植业三个单元组成,它们通过能量、产品和废弃物的循环传递形成了特式,并且在这一模式下可以实现成本节约和整体增值,进而构成它们的共3.2 模型构建的思路“猪-沼-果”农业循环经济运行机理如下图所示,它是由生猪养殖,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种植组成的循环产业链。生猪养殖会消耗粮食、饲料产生的排泄物和污水可以投入沼气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废弃物再利用。通过微生物分解加入其中的动植物废弃物,产生的沼气可以为农户和养殖能源,由沼渣制成的有机肥和沼液可以提供给种植业,代替农药和化肥。沼液和有机肥可以产出经济效益更好的绿色农产品,质量较差的农产品和以用作养殖业饲料。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兰菊;;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改革与战略;2015年12期
2 刘佳奇;;日本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5年08期
3 武光太;;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J];农业经济;2014年08期
4 何佳;;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5 何佳;;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循环经济金融支持体系构建研究[J];理论探讨;2014年01期
6 王达;张强;;湖南省农村户用沼气池效益估算与财政补贴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7 陶思源;;德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3年06期
8 尹磊;罗瑞华;;产业生态理论发展研究述评[J];商业时代;2011年07期
9 郑学敏;付立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0年03期
10 夏蕾;马友华;栾敬东;张承祥;姜洪智;尹昌斌;;构建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金融支持体系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叶;基于遥感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生态红线划分[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2 吴喜慧;关中平原典型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王志刚;农户参与循环农业行为及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证[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4 张玉梅;基于循环经济的生猪养殖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5 王帅;中国耕地资源安全政府规制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6 朱建春;陕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7 邓旭霞;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支撑体系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8 王建花;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9 李峰;我国中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10 李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菲;企业层级下的循环农业模式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2 傅知凡;湖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6年
3 周煜钦;农业循环经济的科技支撑体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4 胡巧玲;基于生态效率的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林光耀;“草—牧—沼—蔬”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及其效益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6 李洪倩;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7 杨英;万年县循环农业模式及农户对循环农业的认知度分析[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8 宋薇;石家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路径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2年
9 熊雪;循环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斯琴;内蒙古杭锦后旗典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效益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09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09957.html